[發明專利]一種煤礦井下風門閉鎖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098857.X | 申請日: | 2018-01-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89644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12 |
| 發明(設計)人: | 張雪峰;張有權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雪峰;張有權 |
| 主分類號: | E21F1/10 | 分類號: | E21F1/10 |
| 代理公司: | 濟南鼎信專利商標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7245 | 代理人: | 曹玉琳 |
| 地址: | 037001 山西***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煤礦 井下 風門 閉鎖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煤礦井下風門閉鎖裝置,涉及煤礦井下通風設施技術領域。一種煤礦井下風門閉鎖裝置,包括第一風門和第二風門,第一風門下方設置固定桿,固定桿位于第一風門和第二風門中部,固定桿兩端設置支撐桿,固定桿下方設置支撐座,固定桿上套設空心管,空心管左側設置第一導桿,第一導桿遠離空心管一端設置第一滑動桿,第一滑動桿與第一導桿之間鉸接,第一滑動桿上套設第一固定套,第一滑動桿頂端設置第一框架,第一框架外套設第二框架,第二框架內設置第一密封墊,地面下設置導桿調節裝置。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發明結構簡單,便于操作,穩定可靠,裝置的主體結構位于地下,不會占用巷道內部空間,有利于提高煤礦開采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主要涉及煤礦井下通風設施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煤礦井下風門閉鎖裝置。
背景技術
風門是煤礦井下既能隔斷風流,又能通行車輛行人的重要設備,其主要實現對井下的風流控制。而煤礦井下風門要求至少布置兩道門,在一道風門關閉的情況下,才能實現另一道門的開啟,即兩道門不能同時開啟,否則導致漏風或風流短路,影響礦井通風系統。現有技術中,為了實現兩道風門不能同時開啟的目的,通常采用互動機械聯鎖設置,當一扇風門處于開啟狀態時,另一扇風門處于關閉狀態,在聯鎖裝置設計上,大都采用滑輪和鎖緊器實現聯鎖,這種結構在實際使用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采用滑輪和鎖緊器對兩扇風門進行互動聯鎖,結構復雜,可靠性差,裝置維修更換頻繁。
2、采用滑輪和鎖緊器對兩扇風門進行互動聯鎖,其結構大多設置在風門上方,占用井下巷道空間,對煤礦的掘進開采和運輸等造成阻礙和干擾。
發明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煤礦井下風門閉鎖裝置,它不僅結構簡單,便于操作,穩定可靠,而且裝置的主體結構位于地下,不會占用巷道內部空間,有利于提高煤礦開采效率。
本發明為實現上述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煤礦井下風門閉鎖裝置,包括第一風門和第二風門,所述第一風門下方設置固定桿,所述固定桿位于第一風門和第二風門中部,所述固定桿兩端設置支撐桿,所述固定桿下方設置支撐座,所述支撐座與支撐桿底端固定連接,所述固定桿上套設空心管,所述空心管左側設置第一導桿,所述第一導桿遠離空心管一端設置第一滑動桿,所述第一滑動桿與第一導桿之間鉸接,所述第一滑動桿上套設第一固定套,所述第一滑動桿通過第一固定套與地面垂直滑動連接,所述第一滑動桿頂端設置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與第一風門底部相適應,所述第一框架外套設第二框架,所述第二框架與地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框架頂部低于第一風門底部,所述第二框架內設置第一密封墊,所述第一風門底部與第二框架之間通過第一密封墊密封連接,所述空心管右側設置第二導桿,所述第二導桿遠離空心管一端設置第二滑動桿,所述第二滑動桿與第二導桿之間鉸接,所述第二滑動桿上套設第二固定套,所述第二滑動桿通過第二固定套與地面垂直滑動連接,所述第二滑動桿頂端設置第三框架,所述第三框架與第二風門底部相適應,所述第三框架外套設第四框架,所述第四框架與地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四框架頂部低于第二風門底部,所述第四框架內設置第二密封墊,所述第二風門底部與第四框架之間通過第二密封墊密封連接,當所述第一框架底部與第一風門底部相接觸時,所述第三框架頂部低于第二風門底部,當所述第三框架底部與第二風門相接觸時,所述第一框架頂部低于第一風門底部,當所述第一導桿和第二導桿均與地面保持平行時,所述第一框架頂部高于第一風門底部,所述第三框架頂部高于第二風門底部,所述地面下設置導桿調節裝置。
所述導桿調節裝置包括球頭萬向節,所述球頭萬向節為兩個,兩個所述球頭萬向節分別與第一導桿底部、第二導桿底部相連接,所述球頭萬向節底部設置插桿,所述插桿下方設置底座,所述底座上設置插槽,所述插槽與插桿相適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雪峰;張有權,未經張雪峰;張有權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9885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