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SAA1和或SAA2基因拷貝數變異在慢性乙肝及乙肝后肝硬化預后監測及診斷中的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096023.5 | 申請日: | 2018-01-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093411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2-06 |
| 發明(設計)人: | 張艷;王榮芳;施長根;錢震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德賽診斷系統(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Q1/6883 | 分類號: | C12Q1/6883;C12Q1/686;C12N15/11 |
| 代理公司: | 上海麥其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57 | 代理人: | 董紅曼 |
| 地址: | 201318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saa1 saa2 基因 拷貝 變異 慢性 乙肝 肝硬化 預后 監測 診斷 中的 應用 | ||
本發明屬于醫學分子生物學技術領域,公開了SAA1和或SAA2基因拷貝數變異在慢性乙肝及乙肝后肝硬化預后檢測,SAA CNVs(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s)與慢性乙型肝炎及乙肝后肝硬化的顯著相關性,并且評估了其成為乙肝后肝硬化生物標志物的可能性。本發明基于SAA CNVs與慢性乙型肝炎及乙肝后肝硬化的相關性,建立了SAA基因拷貝數變異的檢測方法,首次提出SAA CNVs在乙肝后肝硬化的發病、診斷和干預中的臨床價值及應用。本發明通過對SAACNVs的研究,提出SAA基因拷貝數變異是乙肝后肝硬化危險因子,在慢性乙肝及乙肝后肝硬化的預后監測及診斷中具有重要價值和重大臨床意義,對于實現肝硬化早期診斷、預后轉歸,指導治療等奠定了堅實基礎。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醫學分子生物學技術領域,涉及SAA1和或SAA2基因拷貝數變異在慢性乙肝及乙肝后肝硬化預后監測及診斷中的應用。
背景技術
肝硬化(Cirrhosis)是臨床常見的慢性進行性疾病,是肝細胞發生壞死及炎癥刺激時,肝臟內纖維結締組織異常增生的病理過程,由一種或多種病因長期或反復作用而形成的彌漫性肝損害。
早在2002年,WHO統計數據即顯示全球每年死于肝硬化的人數近8萬例。至2010年,肝硬化已經是公認的導致人類死亡的前10大疾病。因此,肝硬化已成為全球性的公共健康問題,發病率之高,危害之重,不容忽視。在中國導致肝硬化最常見的病因為乙肝(HBV)感染,世界人口總數的約1/3(20億)感染過或正在感染乙肝病毒,其中有3.5億人為終身感染者。而我國的HBV感染率已經高達10%。因此,由HBV感染導致的肝硬化在我國的發病逐年增加。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約為2000萬人,其中近25~30萬慢性乙肝病人可發展為肝硬化,其中5~20萬可能發展為肝癌。而我國每年死于肝硬化的人數高達20萬。并且研究表明,早期肝硬化可以通過治療干預進行逆轉。因此,如果能夠發現易感人群并進行早期診斷和干預,則會大大降低肝硬化乃至肝癌的發病率,降低患者死亡率、減少醫療費用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同時,肝硬化易感人群的發現對于了解其發病機理并尋找干預手段也有重要科學意義和臨床應用價值,這將對人類最終攻克這一頑疾有重要意義。
人類血清淀粉樣蛋白A(Serum AmyloidA,SAA)是一種由104個氨基酸組成的急性期反應蛋白,其在天然狀態時的分子量大約為12-14kDa,其編碼基因位于人類第11號染色體。早期的研究認為SAA是一種急性炎性蛋白,因為在急性炎癥中,SAA可由肝臟活化的巨噬細胞和纖維母細胞合成,濃度達正常水平的100-1000倍(正常值一般為910±270微克/升)。此外,SAA可替代載脂蛋白A1(ApoA1)與高密度脂蛋白(HDL)結合,從而降低膽固醇的轉運效率,并在炎癥期間通過調節高密度脂蛋白代謝而使其抗炎作用轉變為促炎作用,并進而引起肝臟損傷。近年來大量研究表明:SAA已經不僅是傳統意義上的急性期炎癥蛋白,而是作為一種天然固有免疫的調理素。SAA可與IL-6、TNF-a等炎癥性細胞因子相互作用,參與調節機體的固有免疫和獲得性免疫。如已經發現SAA在糖尿病、冠心病、類風濕性關節炎(RA)等慢性炎癥疾病和自身免疫病的發生、發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近來,在蛋白組學的研究中發現,SAA作為最重要的血清學標志物之一,與肝癌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并且,在組化研究中,酒精性肝硬化的肝細胞腺瘤和結節中,同樣發現了SAA的存在,預示其有可能是肝硬化的潛在標志物。另外,SAA蛋白氨基端的50-76個氨基酸片段可形成不可溶性的纖維,在肝臟沉積后可能會促進肝纖維化。除此之外,香港大學He博士等發現,在由肝炎引起的肝硬化及肝癌病人的肝組織中,SAA蛋白明顯增高。眾所周知,乙肝病毒感染后有著“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表現,其中肝硬化是基于病毒侵犯肝臟后導致肝細胞長期慢性炎癥、肝細胞死亡并由肝臟纖維組織增生發展而來。其中,SAA是否參與上述病變至今未見明確報道。但是法國巴斯德研究所的研究表明:SAA蛋白與肝炎病毒的感染有著密切的關系,乙肝病毒X基因(該基因與肝硬化及肝癌形成有關)轉基因小鼠的肝組織中SAA蛋白表達明顯受抑,提示SAA可能與HBV感染和后續病變有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德賽診斷系統(上海)有限公司,未經德賽診斷系統(上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9602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