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智能發電的浮式防波堤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095383.3 | 申請日: | 2018-01-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04055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24 |
| 發明(設計)人: | 白興蘭;單潛瑜;何夢程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海洋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2B3/06 | 分類號: | E02B3/06;E02B8/06;F03B13/18 |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賈森君 |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 發電 防波堤 | ||
1.一種智能發電的浮式防波堤,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個相連的浮箱;
所述浮箱包括相接的上浮體和下浮體,所述下浮體的體積大于所述上浮體;
所述上浮體包括一中空的收容腔體,該收容腔體的迎浪側設有一開口,以及所述收容腔體對應所述開口的另一側端設有透空的消浪組件;所述收容腔體內設有上能量轉化機構;該上能量轉化機構包括適于隨波浪旋轉的旋轉組件和與所述旋轉組件相連的上能量轉化組件;以及
所述下浮體的迎浪側設有若干個向下浮體內腔延伸的消浪腔,所述下浮體內腔中設有下能量轉化機構;所述下能量轉化機構包括設于所述消浪腔中的適于隨波浪擺動的擺動組件和設于所述下浮體內腔中的與所述擺動組件相連的下能量轉化組件;
所述旋轉組件包括設于所述收容腔體中的對稱設置的一組樞接架、設于一組所述樞接架之間的旋轉軸,以及沿著所述旋轉軸的長度方向均勻設置在旋轉軸上的若干旋轉葉;
若干個相連的浮箱中部分的浮箱的一組所述樞接架相對于所述收容腔體的底部縱向設于收容腔體中;
所述上能量轉化組件包括分別設于一組樞接架的頂部和底部的變速齒輪組和發電部;
所述擺動組件包括在所述消浪腔的內腔壁沿著消浪腔的軸線延伸的一對滑槽、設于一對滑槽之間的通過連接桿與所述滑槽滑動連接的擺動板,以及適于所述擺動板相對于迎浪側的另一側端面的復位彈性件;
所述復位彈性件的固定端通過一支撐桿與所述消浪腔的內腔壁相連;
所述下浮體的內腔中對應若干個所述消浪腔分別設有若干個發電腔;
所述下能量轉化組件包括設于所述發電腔中的一齒條、與所述齒條嚙合傳動的齒輪,以及與齒輪相配合的至少一個棘輪;所述棘輪的轉軸與防水發電機的轉子相連接
所述齒輪通過設于齒輪上的棘爪與棘輪相連接;
所述齒條與一穿入所述消浪腔與所述擺動板相連的傳動桿相連;以及
所述消浪腔的腔壁上設有適于所述傳動桿移動的條形通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發電的浮式防波堤,其特征在于,若干個相連的浮箱中部分的浮箱的一組所述樞接架相對于所述收容腔體的底部橫向設于所述收容腔體中;所述上能量轉化組件包括分別設于一組樞接架的前側和后側的變速齒輪組和發電部。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發電的浮式防波堤,其特征在于,所述變速齒輪組包括設于所述旋轉軸上的第一變速齒輪、與所述第一變速齒輪嚙合傳動的第二變速齒輪、通過傳動軸與所述第二變速齒輪相連的第三變速齒輪、與所述第三變速齒輪嚙合傳動的第四變速齒輪,以及與所述第四變速齒輪嚙合的第五變速齒輪;其中
所述第五變速齒輪與所述發電部相連。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發電的浮式防波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變速齒輪、第三變速齒輪、第四變速齒輪和第五變速齒輪的齒數均相同;以及
所述第一變速齒輪的齒數為第二變速齒輪、第三變速齒輪、第四變速齒輪和第五變速齒輪的齒數的三倍。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發電的浮式防波堤,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消浪腔內側的復位彈性件遠離擺動板的一側設有溢流腔;
所述溢流腔與所述消浪腔之間設有間隔板;該間隔板上縱向設有一適于向溢流腔打開的鉸接門和一適于向消浪腔打開的鉸接門;
所述鉸接門的固定端與所述間隔板鉸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發電的浮式防波堤,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浮體的底部通過錨鏈與海底的錨塊相連;
所述下浮體的底部剛性連接有若干排網衣;所述網衣相對于所述下浮體垂直設置;
所述網衣上均勻排布有若干網孔;
所述網衣的底部設有沉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海洋大學,未經浙江海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95383.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