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水平井溫度激動找水裝置及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810095149.0 | 申請日: | 2018-01-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9718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1-04 |
| 發(fā)明(設計)人: | 崔文昊;周志平;甘慶明;呂億明;王百;朱洪征;常莉靜;蘇祖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47/06 | 分類號: | E21B47/06;E21B47/07 |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高云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平 溫度 激動 裝置 方法 | ||
本發(fā)明屬于油田采油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水平井溫度激動找水裝置及方法,包括絲堵、找水單元、油管、抽汲設備,油管的上半段為豎直油管,油管的下半段為水平油管,抽汲設備連接在豎直油管內,找水單元和絲堵從左向右依次連接在水平油管上;解決了現有方法中,找水周期長,施工強度大的問題,具有進一步縮短找水周期,提高找水效率,降低了現場施工人員的勞動強度,該方法施工方便,作業(yè)簡單,能有效降低測試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油田采油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水平井溫度激動找水裝置及方法。
背景技術
長慶油田屬于典型的“三低”油藏,油井需通過壓裂及注水補充能量開發(fā),隨著儲層壓裂改造技術的不斷進步,水平井開發(fā)已成為提高油井單井產量的有效手段。但受儲層裂縫發(fā)育及注水開發(fā)的影響,在開發(fā)過程中暴露出含水上升快,見水井增多的開發(fā)矛盾,嚴重影響了水平井正常產能的發(fā)揮,為恢復油井正常產能,準確找出出水位置是前提,因此需要找水來為后期堵水措施提供可靠依據。
目前,水平井找水具有代表性的手段主要有產液剖面測井找水、機械分段生產測試找水等。水平井產液剖面測井找水技術受渦輪流量計啟動排量、水平井水平段層流等因素的影響,對低液量(10m3/d)水平井流量難以識別,測量誤差大;水平井分段生產測試找水技術,通過逐段生產、含水化驗確定出水層段,對水平井產液量要求較低,但是該技術在多段改造水平井上找水應用時,找水周期長(平均30-40天/井),不能滿足現場生產需要。因此,從現有水平井找水技術都存在一定的技術局限性,不能完全滿足現場生產需要,技術成熟度和適應性有待進一步提高。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找水周期長,施工強度大的問題。
為此,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水平井溫度激動找水裝置,包括絲堵、找水單元、油管、抽汲設備,油管的上半段為豎直油管,油管的下半段為水平油管,抽汲設備連接在豎直油管內,找水單元和絲堵從左向右依次連接在水平油管上。
所述的找水單元包括溫壓測試儀、井下開關和封隔器,封隔器、井下開關和溫壓測試儀從左向右依次連接。
所述的找水單元數量為多個且從左向右依次連接在水平油管上。
所述的溫壓測試儀為電子溫度壓力計,井下開關為存儲式井下智能開關器,電子溫度壓力計的溫度測量精度為0.01℃,壓力測量精度為0.1%FS。
一種水平井溫度激動找水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依據水平井壓裂段數,配套相同數量溫壓測試儀、井下開關、封隔器,將溫壓測試儀、井下開關、封隔器隨油管輸送到井下,封隔器將水平井分隔為生產層段,每一生產層段對應設置溫壓測試儀、井下開關;
2)溫壓測試儀下入預設位置后,關閉水平井進行各生產層段溫度和壓力恢復測試,獲得初始溫度和壓力恢復測試數據后,通過抽汲設備進行排液,待液面、含水穩(wěn)定后,打開水平井起出抽汲設備;
3)向油管內注入冷水,形成溫度激動,再次關閉水平井測試各生產層段溫度和壓力恢復,測試完畢后,再次通過抽汲設備(15)進行排液,待液面、含水穩(wěn)定后,起出抽汲設備;
4)測試完畢后,起出找水裝置,對溫壓測試儀的溫度及壓力數據進行分析。
所述步驟4)中若為出油層段注冷水階段的溫度變化大,溫度激動后的溫度和壓力恢復與初次測試數據異常;若為出水層段,溫度和壓力變化均小于出油層段。
所述井下開關在地面預設開關狀態(tài),在下入水平井時井下開關全部打開,水平井進行各生產層段溫度和壓力恢復測試時井下開關全部關閉,在起出溫壓測試儀時井下開關全部打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9514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