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含魚藤酮與硝蟲硫磷的殺蚜組合物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095059.1 | 申請日: | 2018-01-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782594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13 |
| 發明(設計)人: | 劉潤強;王翠玲;張百重;徐莉;項前;李景沖;吳福星;李志華;王亞霜;李冬冬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科技學院 |
| 主分類號: | A01N57/14 | 分類號: | A01N57/14;A01N43/90;A01P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漢昊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70 | 代理人: | 馮譜 |
| 地址: | 453000***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硝蟲硫磷 魚藤酮 優選 甘藍蚜蟲 農藥毒性 人畜安全 植物源 重量比 增效 農民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含魚藤酮與硝蟲硫磷的殺蚜組合物,魚藤酮與硝蟲硫磷的重量比為:50:1?1:50,優選1:30?30:1,更優選20:1?1:20,尤其優選:1:1。本發明的殺蚜組合物對甘藍蚜蟲具有很好的增效效果,減少了活性成分的使用量和使用成本,降低農民的使用成本,同時提高了藥劑對環境的安全性;由于含有植物源成分,因此本發明的農藥毒性較低、對人畜安全。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藥領域,涉及一種含有魚藤酮和硝蟲硫磷的混配殺蟲組合物。
背景技術
蚜蟲是重要的農業害蟲具有繁殖快,數量大,種類多,危害重且危害范圍廣的特點,在防治上難度較大。目前對于蚜蟲的防治大多仍采用化學藥劑,而長期大量的化學用藥也導致了抗藥性、環境污染、危害人類健康等問題的日趨加重。現在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的研究人員都在積極探索新的殺蚜途徑和研制高效低毒無公害的殺蚜劑。隨著殺蚜劑研究工作的不斷深入及近年來對天然產物的研究手段的飛速發展,從天然資源庫中尋找和研發殺蚜劑新產品,正在成為新型殺蚜劑創制的一大熱點。特別是近年來隨著對植物精油殺蟲活性的研究逐漸增多,精油在植物源農藥創制上的重要性不斷提高。一般情況下植物源殺蚜物質的單劑對蚜蟲的殺蟲效果明顯比化學農藥低,但是通過對多種殺蚜活性物質進行復配后,篩選出的復配增效制劑的防效較單劑會明顯提高,個別的殺蚜效果幾乎與常用化學農藥相當(植物源殺蚜復配增效制劑研究,劉潤強,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魚藤酮是一種從魚藤屬魚藤科藤本植物中提取的一種高效殺蟲活性物質,其對害蟲起觸殺作用和胃毒作用,是世界上所公認的綠色農藥。
硝蟲硫磷屬于有機磷類殺蟲劑,作用機理為乙酰膽堿酯酶的抑制劑。可以用于防治柑橘紅蜘蛛、棉花棉鈴蟲、小菜蛾等,廣東中訊公司申請了一系列硝蟲硫磷和其它殺蟲劑的混配制劑,但未見其用于蚜蟲的報道。
本研究基于前期工作的篩選,以農業上代表性的蚜蟲為試蟲進行毒殺活性測定,根據農藥混配原理對篩選出的具高殺蚜植物源物質和現有的化學殺蟲劑進行復配,結合生物活性測定,發現魚藤酮和硝蟲硫磷對甘藍蚜的活性較好,結合生物活性測定,對篩選出的明顯增效作用組合進行制劑研究,進而完成本發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植物源殺蚜劑和化學殺蚜劑的組合物,該組合物的有效成分為魚藤酮和硝蟲硫磷,該組合物對蚜蟲有明顯的增效作用,可以降低有效成分的使用量,降低使用成本,延緩害蟲抗性的產生,保護自然環境。
本發明殺蟲農藥組合物,采用活性成分魚藤酮和硝蟲硫磷進行復配,二者的重量比為:50:1-1:50,優選1:30-30:1,更優選20:1-1:20,尤其優選:1:1。
本發明的組合物由有效成分和助劑組成,助劑包括乳化劑、分散劑、潤濕劑、pH調節劑、粘結劑、消泡劑、滲透劑等農藥助劑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的組合,均為市場銷售產品,農藥生產常用輔劑,可根據實際的農業使用加工成適宜的各種劑型,包括:乳油、可濕性粉劑、水分散粒劑、懸浮劑等農業上方便使用的劑型。
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
對甘藍蚜蟲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復配后具有明顯的增效作用,從而減少了活性成分的使用量和使用成本,降低農民的使用成本,同時提高了藥劑對環境的安全性;由于含有植物源成分,因此本發明的農藥毒性較低、對人畜安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在制劑實施例中,我們介紹組合物的詳細比例,在生物活性實施例中,我們詳細介紹組合物突出的生物活性。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明做進一步詳細說明。但不限于此。
實施例1 40%魚藤酮·硝蟲硫磷環保乳油
20%魚藤酮原藥,20%硝蟲硫磷原藥,7%壬基酚聚氧乙烯醚,5%木質素磺酸鈉,4%乙酸乙酯,4%十二烷基苯磺酸鈣,3%農乳600,其余用大豆油補足100%。按常規方式配制。實施例2 25%魚藤酮·硝蟲硫磷水懸浮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科技學院,未經河南科技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9505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