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應用于節點系統的數據處理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094902.4 | 申請日: | 2018-0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098945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19 |
| 發明(設計)人: | 程永波;賀成洪;蘭可嘉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2/24 | 分類號: | H04L12/24;H04L12/26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傳鑫;熊永強 |
| 地址: | 518129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應用于 節點 系統 數據處理 方法 裝置 | ||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應用于節點系統的數據處理方法及裝置,方法包括:第一節點控制器接收第一節點發送的數據訪問請求,確定第一數據不是由第一節點控制器管理;第一節點控制器向與第二節點連接的所有節點中的處理器發送偵聽請求;第一節點控制器接收第一目標處理器發送的針對第一數據的偵聽響應,第一目標處理器為與第二節點連接的所有節點中的處理器中緩存有第一數據的處理器;第一節點控制器根據偵聽響應中第一數據的狀態獲取第一數據并向第一節點發送第一數據。本方案可以在第二節點控制器出現故障時,通過將業務轉移到另一個NC平面的第一節點控制器處理并進行廣播偵聽,使得系統依然可以正常的進行數據處理而不會宕機。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電子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應用于節點系統的數據處理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在高性能處理器組建的緩存一致性-非對稱存儲器訪問(CC-NUMA,CacheCoherence Non-Uniform Memory Access)系統中,包括多個節點,由于處理器本身的擴展能力有限,所以需要將每個節點中的處理器分成多個,再用節點控制器(NC,NodeController)進行多處理器的擴展,以增加并行處理的處理器個數,提升系統性能。各節點上所有的處理器可以對系統中所有的處理器的內存進行一致性的訪問,由于訪問本節點內和其他各遠端節點內存的時延不同,所以稱為CC-NUMA系統。
在CC-NUMA系統中,一個節點由若干個處理器構成,跨節點之間由節點控制器進行互聯。但是,一個節點控制器處理能力有限,帶寬有限。因此,為了緩解帶寬壓力,經常使用雙節點控制器進行跨節點擴展,也即一個節點的兩個節點控制器分別與另一個節點的兩個節點控制器對應相連,形成兩個NC平面,兩個NC平面共同分擔負載。但是,這里兩個平面的負載分擔指的僅僅是性能上的負載分擔。實際上,兩個平面分別處理各自管理范圍的業務,并記錄對應的目錄信息,互相之間沒有業務交集。
這種方案的問題在于,兩個平面相互沒有對方的目錄信息,因此任意一個節點控制器發生故障導致其對應的平面無法工作時,另一個平面并不能正確處理故障平面的相關業務,從而可能導致整個系統宕機。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應用于節點系統的數據處理方法及裝置,以期解決任意一個節點控制器發生故障時的系統宕機問題。
第一方面,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應用于節點系統的數據處理方法,節點系統包括多個節點,各節點中均包括兩個節點控制器以及至少一個處理器,其中,多個節點包括第一節點和第二節點,第二節點包括第一節點控制器,包括:
第一節點控制器接收第一節點發送的數據訪問請求,數據訪問請求用于請求獲取第一數據;
第一節點控制器確定第一數據不是由第一節點控制器管理;
第一節點控制器向與第二節點連接的所有節點中的處理器發送偵聽請求,偵聽請求用于指示與第二節點連接的所有節點中的處理器根據偵聽請求的類型確定第一數據的狀態;
第一節點控制器接收第一目標處理器發送的針對第一數據的偵聽響應,第一目標處理器為與第二節點連接的所有節點中的處理器中緩存有第一數據的處理器,針對第一數據的偵聽響應包括第一數據的狀態;
第一節點控制器根據偵聽響應中第一數據的狀態獲取第一數據;
第一節點控制器向第一節點發送第一數據。
在該技術方案中,在第二節點控制器出現故障時,通過將第二節點控制器所在的NC平面處理的業務轉移到第一節點控制器所在的另一個NC平面處理并進行廣播偵聽,使得系統依然可以正常的進行數據處理而不會宕機。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第一數據的狀態為無效狀態,針對第一數據的偵聽響應還包括第一數據;則第一節點控制器根據偵聽響應中第一數據的無效狀態從偵聽響應中獲取第一數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9490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