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綜合修復利用鹽堿土壤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094523.5 | 申請日: | 2018-01-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93350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20 |
| 發明(設計)人: | 陳慶;曾軍堂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B79/02 | 分類號: | A01B79/02;A01B77/00;C09K17/4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091 四川省***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鹽堿土壤 修復 土壤修復 隔離氈 阻水 硫酸銨 動物糞便 工藝過程 回收利用 深層土壤 有效實現 腐殖酸 規模化 回收水 秸稈粉 生物質 水浸漬 硝酸銨 磷酸 鹽堿地 菌粉 污泥 隔離 鋪設 回收 土壤 | ||
本發明屬于土壤修復的技術領域,提供了一種綜合修復利用鹽堿土壤的方法。該方法通過將鹽堿地深翻并鋪設阻水隔離氈,然后以磷酸和水浸漬土壤進行水洗,再與菌粉、腐殖酸、污泥、秸稈粉、動物糞便、硫酸銨、硝酸銨混合均勻實現土壤修復,并回收水和鹽實現綜合利用。與傳統方法相比,本發明的法方通過將鹽堿土壤水洗后回收鹽,以及利用生物質修復,可有效實現鹽堿土壤綜合修復回收利用環,同時修復后通過阻水隔離氈與深層土壤隔離,有效防止返堿現象,修復效果好,并且整個工藝過程簡單,原料易得,成本低廉,適合規?;茝V應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土壤修復的技術領域,提供了一種綜合修復利用鹽堿土壤的方法。
背景技術
鹽堿土資源是我國一種很重要的后備耕地資源,隨著人口增加與土地減少、資源短缺與生態惡化的矛盾日益尖銳化,人們越來越重視開發利用鹽堿地來緩解危機,使人類的食物供應獲得更為廣闊的來源,同時,土壤鹽堿化引發諸多生態環境問題,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資源減少,生物多樣性減少等。尋求積極有效的措施防治和改良鹽堿土壤,已經引起了學者及各級政府的高度關注。
在鹽堿地的治理過程中,根據改良措施的不同,可分為生物、物理、化學三個大的方面。物理改良就是采用一些物理的方法進行改造鹽堿土,如采用灌溉排水系統,沖洗脫鹽、松耕、壓沙等方法,達到改良利用的目的;化學改良就是應用一些酸性鹽類物質來改良鹽堿地的性質,降低土壤的酸堿度;生物措施改良鹽堿地,即用植物改良鹽堿地,方法易行,經濟效益顯著。近年來各種新型的鹽堿土壤修復的技術不斷涌現,發展勢頭迅猛。
在上述技術方法中,以物理方式中的淋洗排鹽為主的工程措施是國外鹽堿地治理的主要手段,但其雖然應用較為廣泛,但存在著用工量大、投入成本高、維持時間有限或受限于水資源緊張等一系列問題,且不能從根本上降低土壤鹽分,必須結合其它措施進行。在常年的生產實踐中,人們認識到要防治土壤鹽堿化,采取任何單項的措施效果都是有限且不穩定,易反復發生,必須貫徹因地制宜和綜合治理的原則,因此,在治理和改良鹽堿地的過程中,也要采取綜合措施,在結合化學物理改良措施以外還應采取生物改良的措施,提高土壤肥力,獲得鹽堿地改良較好效果。
目前國內外在鹽堿土壤修復改良技術,尤其是鹽堿土壤的綜合利用方面已取得了一定成效。其中王鋮等人發明了一種綜合改良松嫩平原鹽堿土的方法(中國發明專利申請號201610450450.X),首先將待改良的松嫩平原鹽堿土經剝離、粉碎后,與沙子、草炭、有機肥和脫硫石膏充分混合,松嫩平原鹽堿土的體積比為65~75份,沙子的體積比為20~30份,草炭的體積比為15~20份,有機肥的體積比為3~6份,脫硫石膏的體積比為0.06~0.15份,然后再將混勻后的所述的松嫩平原鹽堿土回填,經二次以上水澆透后,即得所述的綜合改良后的松嫩平原鹽堿土,本發明的方法降低了鹽堿對植物的毒害、提供了酸堿緩沖的效果、提高了鹽堿土的有機質含量、抑制鹽分在表土的集聚、提供了植物所需的氮磷鉀養分;此外,加入的沙子可改善鹽堿土的結構,增強土壤通透性,有利于鹽堿的淋濾。另外,楊永利等人發明了一種濱海鹽土的綜合改良方法(中國發明專利申請號201210062553.0),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地下排鹽;(2)改善土壤物理結構;(3)大水洗鹽;(4)施用微生物菌肥改良土壤;(5)植物配置及栽植;此發明首次將暗管排鹽的工程專利技術、改善土壤物理結構的技術措施和微生物菌肥改良集成在一起有序綜合作業應用;改良鹽堿土效果顯著,具有在短時間內有效降低高鹽堿土壤的鹽分,防止次生堿化,增加了土壤肥力,建立了微生物群落,有益微生物在原鹽漬土環境中緩解了鹽堿對植物脅迫危害,加速了土壤熟化程度,促進了原土綠化進度,保證了當年的植物成活率達到95%以上,同時節約了水資源。
可見,現有技術方法中物理方法的修復效果不徹底、持續時間長而成本高,特別是常用的水洗方法對水資源的要求較高,并且容易發生返堿,化學方法易對土壤造成二次污染或肥力下降,生物方法的持續過程緩慢、效果不理想等缺點。
發明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9452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