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軸彎曲度檢測校正工裝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093717.3 | 申請日: | 2018-01-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453150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31 |
| 發明(設計)人: | 劉作彩;齊海紅;計洪俠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大陸激光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D3/16 | 分類號: | B21D3/16;B21D3/10;B21C51/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匯天健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57 | 代理人: | 周成寶 |
| 地址: | 610200 四川省成都市雙***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彎曲 檢測 校正 工裝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軸彎曲度檢測校正工裝,包括基座、支撐機構、壓機定位架、壓機及舉升機構,其中,基座橫向水平設置,支撐機構和壓機定位架均設置于基座上端面,壓機固定于壓機定位架上,用于校正時下壓工件。支撐機構的數量為兩個,兩個支撐機構用于檢測時支承工件。每個支撐機構上均固定一個舉升機構,兩個舉升機構分別分布于壓機兩側,用于校正時支承工件。本發明用于檢測和校正軸類工件時操作便捷,省時省力,能提升檢測、校正效率,且能降低人為因素對檢測精度的影響。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軸類工件加工技術,具體是軸彎曲度檢測校正工裝。
背景技術
在機械工業中,軸類工件是組成機器的一種重要工件,其在機械加工時會因切削力的作用而發生彎曲。因此,在機械加工后,一般需對軸類工件進行彎曲度檢測并校正。目前人們檢測軸類工件彎曲度并校正的常用方式如下:采用百分表及高度尺進行彎曲度檢測并標示出變形的高點,再將軸類工件移至壓機處,利用壓機下壓高點進行校正,之后再由人為檢測是否達標,若不達標再移至壓機處進行校正,直至檢測達到設定需求。上述方式應用時,人為因素對檢測精度具有較大的影響,檢測、校正效率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軸彎曲度檢測校正工裝,其用于檢測和校正軸類工件時操作便捷,省時省力,能提升檢測、校正效率,且能降低人為因素對檢測精度的影響。
本發明的目的主要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軸彎曲度檢測校正工裝,包括基座、支撐機構、壓機定位架、壓機及舉升機構,所述基座橫向水平設置,所述支撐機構和壓機定位架均設置于基座上端面,壓機固定于壓機定位架上,用于校正時下壓工件;所述支撐機構的數量為兩個,兩個所述的支撐機構用于檢測時支承工件;每個支撐機構上均固定一個舉升機構,兩個所述的舉升機構分別分布于壓機兩側,用于校正時支承工件;還包括固定于基座上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數量為兩塊,兩個所述的支撐機構位于兩塊限位板之間。本發明應用時,根據具體工件的長度來調節兩塊限位板之間的間距,使得限位板頂持于工件端頭部位,以限制工件軸向串動;
本發明在檢測工件彎曲度時,由兩個支撐機構對工件進行支撐,采用百分表、千分表等測量儀表進行檢測;而在校正工件時,控制舉升機構上升對工件進行支撐,并由壓機下壓工件使其產生塑性變形。
所述支撐機構包括定位盒體、支承板、限位軸、調節螺栓及支承座,所述定位盒體上端開口且其下端設置于基座上,所述支承板嵌入定位盒體內,支承板包括條形連接板及一端與條形連接板連接的弧形承力板,所述弧形承力板相對連接條形連接板端的另一端設于定位盒體外;
所述支承板設有位于條形連接板與弧形承力板連接部位的限位穿孔,支承板的數量為兩塊,一塊支承板設于另一支承板后側,兩者的弧形承力板圓弧內側相向設置;所述限位軸的數量為兩根,兩根所述的限位軸均橫向水平設置且一一對應的穿過兩塊支承板上的限位穿孔,限位軸兩端分別固定于定位盒體左右兩側的側壁上;
所述支承座固定于定位盒體內底部中央部位,支承座上端面內凹構成有限位凹槽及兩個分別貫穿該限位凹槽前后兩側側壁的弧形缺口,所述弧形缺口底部的水平高度高于限位凹槽底部的水平高度,所述條形連接板相對連接弧形承力板端的另一端構成有貫穿其前后兩側側壁的調節螺孔,定位盒體前后側壁正對弧形缺口的部位均設有定位穿孔;所述調節螺栓的數量為兩根,兩根所述的調節螺栓頭部均嵌入限位凹槽內,一根調節螺栓的螺桿相對連接頭部端的另一端依次穿過前側支承板的調節螺孔、定位盒體前側的定位穿孔后設于定位盒體外,另一根調節螺栓的螺桿相對連接頭部端的另一端依次穿過后側支承板的調節螺孔、定位盒體后側的定位穿孔后設于定位盒體外。
本發明應用時,可通過轉動調節螺栓的螺桿,使得支承板下端在調節螺栓的螺桿上移位,以改變支承板的傾角,達到改變每個支撐機構中兩塊支承板間距的目的。如此,本發明應用時可根據工件大小來調節每個支撐機構中兩塊支承板間距,能增加本發明的適用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大陸激光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成都大陸激光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9371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大型薄壁筒體的整形工裝
- 下一篇:一種消除大直徑金屬卷管折角的加工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