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玉米芯栽培紅托竹蓀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093037.1 | 申請日: | 2018-01-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52213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14 |
| 發明(設計)人: | 孫志娟;陳古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菌鮮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18/00 | 分類號: | A01G18/00;A01G18/20 |
| 代理公司: | 貴陽索易時代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2117 | 代理人: | 管寶偉 |
| 地址: | 562400 貴州省黔西南布***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竹蓀 栽培 玉米芯栽培 玉米芯 種植 子實體生長管理 生長期管理 有效提供 種植管理 搭棚 菌絲 木塊 培養料 栽培園 收獲 烘干 真菌 采收 覆土 基土 洼面 制備 竹片 接種 自然資源 玉米 收益 損害 | ||
本發明涉及真菌種植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利用玉米芯栽培紅托竹蓀的方法。所述栽培方法包括栽培園選擇、開設洼面、搭棚、玉米芯處理、培養料處理、覆土與基土制備、接種、菌絲生長期管理、子實體生長管理、采收、烘干包裝11個栽培步驟;有效提供了一套系統的、完善的紅托竹蓀的栽培方法,選用玉米芯代替木塊或竹片種植竹蓀,大量減少深林資源的損害和浪費,在保護自然資源的同時收獲豐厚的竹蓀和玉米,一舉多得;所述栽培方法適宜任何地區的竹蓀種植管理,種植產量豐富,竹蓀長勢均勻,每畝收獲干竹蓀約230kg,種植成本每畝約2200元,每畝毛收益≥10萬元。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真菌種植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利用玉米芯栽培紅托竹蓀的方法。
背景技術
竹蓀,又名竹笙、竹參,常見并可供食用的有4種:長裙竹蓀、短裙竹蓀、棘托竹蓀和紅托竹蓀,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種隱花菌類,形狀略似網狀干白蛇皮,它有深綠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圓柱狀的菌柄,粉紅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頂端有一圍細致潔白的網狀裙從菌蓋向下鋪開,被人們稱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竹蓀營養豐富,香味濃郁,滋味鮮美,自古就列為“草八珍”之一。
據分析,每100克鮮竹蓀中含有粗蛋白20.2%、粗脂肪2.6%、粗纖維8.8%、碳水化合物6.2%、粗灰分8.21%、還有多種維生素和鈣、磷、鉀、鎂、鐵等礦物質。長裙竹蓀的蛋白質中氨基酸含量極為豐富,其中谷氨酸含量達1.76%;竹蓀的子實體脆嫩爽口、香甜鮮美,別具風味,作為菜肴,冠于諸菌,堪稱色、香、味三絕,是宴席上著名的山珍。
竹蓀子實體中含有多種酶和高分子多糖,其多糖為異多糖,可增強肌體對腫瘤細胞的抵抗力,因此,具有良好的防癌、抗癌作用。竹蓀性寒、味甘、無毒,有滋陰養血、益氣補腦、止咳化痰及減少腹壁脂肪積儲的功效,對高血壓、高血脂、高膽固醇、冠心病、動脈硬化及肥胖癥等有良好療效。
竹蓀在栽培過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斜面木塊或竹片,且僅能利用一次,造成深林資源的嚴重損害和浪費;竹蓀種植管理粗放,造成生產效率的低下;竹蓀烘干技術不完善,造成竹蓀損失量大。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在種植竹蓀的同時減少深林資源的損害和浪費,解決竹蓀在種植管理和烘烤技術上的缺陷,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利用玉米芯栽培紅托竹蓀的方法。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利用玉米芯栽培紅托竹蓀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栽培園選擇:選擇遠離污染源、背北風、靠近水源、土壤肥沃濕潤且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農田作栽培園,盛夏時期將農田深翻25~30cm,將泥土細碎后置于陽光下暴曬過夏;
b、開設洼面:同年10月,在農田中開設寬1m、深15cm、長視農田長度而宜的低洼,相鄰洼面間留下60~65cm寬過道,洼內填入肥沃表層土,厚3cm,農田四周開挖排水溝,排水溝深30cm、寬20cm;
c、搭棚:洼面開設結束后在農田上搭設高1.5m、長和寬視農田而宜的溫室大棚,棚內可開設1~5條洼面;大棚設有通風口、兩道門及遮陰裝置;
d、玉米芯處理:當年玉米采收后曬干,取玉米芯,將玉米芯從中豎切為兩瓣,置于澄清石灰水溶液中浸泡5~6h,取出置于陰涼處瀝干表層水,再置于陽光下暴曬,至玉米芯完全干燥;
e、培養料處理:取足量無腐爛的松樹落葉和竹葉,松葉和竹葉用量比為2:3,先將松葉和竹葉用澄清的石灰水噴濕至濕度為60%~65%,再均勻噴濕尿素液后置于陽光下暴曬,進行一次堆放,堆放時間7d,中途翻堆一次;7d后加入石膏粉總量的1/2,補足水分至濕度65%,二次堆放6d;翻堆后加入剩下的1/2石膏粉,調整濕度至65%,三次堆放5d;翻堆后加入過磷酸鈣并噴入鋅硫磷殺蟲劑500倍液,調整濕度至60%~65%,4次堆放4d;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菌鮮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未經貴州菌鮮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9303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山地黑木耳的種植方法
- 下一篇:黑雞樅菌培養基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