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子離子式引擎省油控制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092856.4 | 申請日: | 2018-01-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31684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27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海安睿華紡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2M27/04 | 分類號: | F02M27/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66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負離子 引擎 負離子產生器 省油控制裝置 正離子產生器 電子離子 正離子 省油 空氣濾清器 空氣分子 空氣輔助 控制效果 燃油分子 輸入引擎 進油管 空氣帶 油燃燒 相吸 | ||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子離子式引擎省油控制裝置,乃使引擎省油控制效果更佳的功效;主要在于:設有正離子產生器、負離子產生器,正離子產生器可產生正離子、并作用于進油管的燃油,使燃油分子帶正離子,負離子產生器可產生負離子、并作用于空氣濾清器中的空氣,使輸入引擎中的空氣帶負離子,通過正、負離子相吸的原理,而使燃油、空氣分子可更快速、均勻、確實混合,達到增進空氣輔助油燃燒率,進而可得省油的功效。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使汽車引擎省油控制裝置獲得更佳實用功效。其主要技術、目的為:在輸入空氣的空氣濾清器處設有負離子產生器,使通過其的空氣分子帶有負離子,并設有正離子產生器使通過的燃油分子(汽油、柴油)帶有正離子,通過正、負離子易相吸的原理,而使燃油分子與空氣分子容易確實、快速、均勻結合,達到增進助燃、提高燃燒完全率的功效,即具有省油的效果。
背景技術
常規的汽車引擎省油方式,不外乎有兩種技術手段:一為“遠紅外線”作用、另一為“控制適當時機增大輸入空氣量”。對于“遠紅外線”方法而言,是在進油管外周包覆具有可發出遠紅外線的配件,通過遠紅外線使燃油分子更活潑,而得到增進燃燒完全率,達到省油效果;但是,其雖可得到省油效果,仍屬有限,省油效率不大。對于“增大輸入空氣量”方法而言,是使輸入助燃的空氣量增大,得到增進燃燒完全率的效果;只是,增大空氣量,如果增加過多,反而會增大耗油,且增大空氣量引擎室必然增加負荷,如果長期增大效果,將造成引擎使用壽命縮短。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提出一種電子離子式引擎省油控制裝置,其可使引擎省油控制效果更佳。
請參閱圖1,在輸入空氣的空氣濾清器13處設有負離子產生器22、進油管11處設有正離子產生器21,負離子產生器22可產生負離子及具有延伸的金屬線220,而金屬線220可使所通過的空氣分子帶有負離子,正離子產生器21可產生正離子及具有延伸的金屬片210,金屬片210包覆于進油管11外面,而金屬片210可使所通過的燃油分子帶有正離子。
本發明的電子離子式引擎省油控制裝置的功效主要在于:設有正離子產生器、負離子產生器,正離子產生器可產生正離子、并作用于進油管的燃油,使燃油分子帶正離子,負離子產生器可產生負離子、并作用于空氣濾清器中的空氣,使輸入引擎中的空氣帶負離子,通過正、負離子相吸的原理,而使燃油、空氣分子可更快速、均勻、確實混合,達到增進空氣輔助油燃燒率,進而省油。
附圖說明
圖1,本發明整體配置結構方塊圖。
主要組件符號說明:
10引擎 14排廢氣管 23引擎啟動感應開關
11進油管 20電源供應單元 24電池
12進氣管 21正離子產生器 210金屬片
13空氣濾清器 22負離子產生器 220金屬線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發明設有電源供應單元20分別提供電源給正、負離子產生器21、22,正離子產生器21可變壓成高電壓而產生正電位(靜電)離子,再傳輸至金屬片210,亦即,金屬片210具有正電荷,因此可使所通過地燃油分子受作用而帶有正離子。同理,負離子產生器22可變壓成高電壓而產生負電荷(靜電)離子,再傳輸至金屬線220,而可使所通過的空氣分子受作用成帶有負離子。
本發明的電源供應單元20可配設有引擎啟動感應開關23而連接于汽車電池24。當引擎啟動時,引擎啟動感應開關23呈導通狀態,從而使電池24電源連通供電給電源供應單元20,引擎熄火時引擎啟動感應開關23呈斷路的斷電狀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海安睿華紡織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海安睿華紡織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9285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汽車燃油蒸汽收集系統及控制方法
- 下一篇:用于監測部件壽命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