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局部特征尺度分解和波形指數的結構損傷預警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091903.3 | 申請日: | 2018-0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87194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17 |
| 發明(設計)人: | 刁延松;孫作鳳;徐菁;毛輝;郭孔政;屠康;王玉梅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29/04 | 分類號: | G01N29/04 |
| 代理公司: | 青島清泰聯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56 | 代理人: | 李祺;高洋 |
| 地址: | 266520 山東省青***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結構損傷 波形指數 尺度分解 局部特征 預警 尺度 加速度響應信號 結構損傷識別 經驗模態分解 局部均值分解 準確度 端點效應 分量波形 構造結構 模態混疊 信號波形 預警指標 變化量 損傷 分解 敏感 | ||
1.基于局部特征尺度分解和波形指數的結構損傷預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獲取結構加速度響應信號x(t);
步驟2:將加速度響應信號x(t)通過局部特征尺度分解技術分解,得:
式(1)中,p為內稟尺度分量的數量,ISCi(t)為加速度響應信號x(t)的第i階內稟尺度分量,rn(t)為剩余分量;
步驟3:根據信號波形處理技術中波形指數的定義,計算第i階內稟尺度分量ISCi(t)的波形指數Fk(i),其計算公式為:
式(2)中,N為第i階內稟尺度分量ISCi(t)的點數;
進而,計算結構損傷前后內稟尺度分量ISCi(t)的波形指數Fk(i)的變化量ΔFk(i),其計算公式為:
式(3)中,為結構損傷前內稟尺度分量ISCi(t)的波形指數,為結構損傷后內稟尺度分量ISCi(t)的波形指數;
步驟4:定義M個對結構損傷較敏感的內稟尺度分量的波形指數的變化量ΔFk(i)之和為損傷預警指標DI,如下:
式(4)中,M為對結構損傷較敏感的內稟尺度分量的數量,M<p;
假定結構未損傷時的損傷預警指標DI服從正態分布,采用3σ準則確定閾值ε,當計算得到的損傷預警指標DI≤ε時,結構未損傷,當損傷預警指標DI>ε時,結構已損傷,發出損傷預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理工大學,未經青島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91903.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