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空腔濾波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091290.3 | 申請日: | 2018-0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448213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9 |
| 發明(設計)人: | 金德龍;金丁會;張成號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KMW |
| 主分類號: | H01P1/207 | 分類號: | H01P1/207;H01R1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張晶;趙赫 |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空腔 濾波器 | ||
本發明通過提供一種內置有用于使端子向高度方向的兩面或者一面露出而形成的壓釘式RF連接器,且具有超薄、簡潔結構的空腔濾波器,可縮小天線系統的尺寸,可具有較高的重現性的同時可迅速地執行單個空腔濾波器的檢驗,且可容易地在天線系統上安裝。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空腔濾波器。更具體地,涉及一種基于考慮組裝性和尺寸對濾波器和印刷電路基板間的連接器連接結構進行改善的、Massive MIMO天線用空腔濾波器。
背景技術
該部分中記載的內容僅用于提供本實施例的背景技術,不是用于實施背景技術。
多輸入多輸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技術作為使用多個天線使數據傳送容量具有突破性增長的技術,是在發射器上通過各個發射天線發射不同的數據,在接收器上通過適當的信號處理區分出發射數據的空間復用(Spatial multiplexing)方法。因此,隨著同時增加收發天線的個數以增加信道容量,可傳送更多的數據。例如將天線個數增至10個,則相比于目前的單一天線系統,在使用相同頻率帶寬時,可確保約10倍的信道容量。
在4G先進的長期演進(4GLTE-advanced)中最多使用8個天線,目前在pre-5G階段中正在開發安裝有64或者128個天線的產品,在5G中預計會使用具有更多數量天線的基站裝置,此稱為大規模MIMO(Massive MIMO)技術。與目前運營的二維蜂窩(Cell)相比,如果導入Massive MIMO技術,由于可實現3D波束成型(3D-Beamforming),則Massive MIMO技術被稱稱為全維MIMO(Full Dimension MIMO,FD-MIMO)。
Massive MIMO技術中隨著天線元件的個數的增加收發器和濾波器的個數也隨之增加。而且,以2014年為基準全國安裝有20萬以上的基站。即,需要一種空腔濾波器的結構以使安裝空間最小化、使空腔濾波器更容易地安裝,需要一種RF信號線連接結構,以使空腔濾波器經個別調試后安裝在天線上后仍然能夠提供不變的濾波器特性。
具有空腔結構的RF濾波器由于在由金屬性導體形成的盒子結構內部具有由導體共振棒等構成的共振器,從而只存在固有頻率的電磁場,具有基于共振只允許超高頻特性的頻率通過的特性。這種空腔結構的帶寬通過濾波器具有插入損失小,有利于高輸出,作為移動通信基站天線的濾波器可以各種形式使用。
發明內容
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空腔濾波器,其具有超薄、簡潔的結構,且軀干內部沿厚度方向內置有RF連接器。
此外,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RF信號連接結構,其可最小化在組裝多個濾波器時發生的組裝公差的累積量,且具有組裝方式和安裝容易、可均勻地維持濾波器的頻率特性。
技術方案
為了解決問題,本發明一實施例涉及的一種空腔濾波器,其應用于移動通信用基站天線并安裝在外部部件上,其特征在于,該空腔濾波器包括:共振元件;第一外殼,其布置外部部件上且內部包括共振元件;以及端子部,其貫通第一外殼與外部部件的電極板和共振元件電連接,并且與第一外殼電連接;端子部包括:端子插入口,其從第一外殼下端面開始第一外殼的至少一部發生凹陷;銷釘部件,其包括銷釘部和端子軀干部,銷釘部布置在端子插入口內部,一端與共振元件連接,端子軀干部與銷釘部的另一端連接,且其直徑大于銷釘部的直徑;以及彈性連接器,其由彈性導體構成,布置在端子軀干部和電極板之間并與兩側電連接,且具有當空腔濾波器安裝在外部部件上時被壓縮,向銷釘部件和電極板提供接觸壓力的構成。
此外,還包括插入端子插入口的絕緣體套管,端子插入口包括:第三插入口,其在端子軀干部和半徑方向上具有一定的氣隙(air gap);第二插入口,其直徑小于第三插入口的直徑且絕緣體套管的一部分插入該第二插入口中;以及第一插入口,其直徑小于第二插入口的直徑且絕緣體套管的一部分插入該第一插入口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KMW,未經株式會社KMW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9129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