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復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091077.2 | 申請日: | 2018-0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78668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19 |
| 發明(設計)人: | 楊陽;鄭蒙蒙;楊學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博聯農業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5F15/00 | 分類號: | C05F15/00;C05F17/00 |
| 代理公司: | 鄭州浩德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30 | 代理人: | 邊鵬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國基路***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制備 復合微生物肥料 腐熟雞糞 菌懸液 羽毛粉 菜粕 微生物群體 根系吸收 活化培養 菌液接種 連續種植 磷酸鹽 培養基 風干 重量份 促生 下放 吸收 網絡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復合微生物肥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載體的制備:將腐熟雞糞、菜粕和羽毛粉風干,取10?14:1?2:0.5?1的重量份腐熟雞糞、菜粕和羽毛粉制備載體;(2)菌懸液的制備:將促生菌在培養基中進行活化培養,制備成每毫升CFU在4×108—5×108的菌懸液;(3)將(2)中制備好的懸菌液接種到(1)中制備的載體中,比例為(2?4)ml/(6?10)g,混合均勻后在23℃?25℃下放置12?15天。本發明能提高植物的根系吸收效果,尤其是對存在于磷酸鹽(PO43?)中磷的吸收效果突出,且微生物群體網絡的穩定性高,適合連續種植和可持續發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微生物肥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復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資源與環境問題是當今世界人類甚為重視的問題之一。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人口眾多,資源與環境問題日趨嚴重。近年來,由于過度砍伐、過度放牧、工業與生活廢水的大量排放、農藥化肥的大量使用,造成對環境的污染日趨嚴重,已嚴重的危害到人民的健康,威脅到人類的生存。特別是目前,由于全世界農業和化肥使用量的增長,對農藥和化肥的依賴日益增強,造成了有機肥使用不足、土壤養分比例失調、土壤板結、土壤質量下降、河流和地下水污染等一系列問題。要避免重蹈發達國家“先污染破壞,后治理”的覆轍,發展“可持續發展”新農業,就要減少農藥和化肥的使用量,尋找有效的替代品。作為生產綠色食品生產資料的新型肥料微生物肥料,已成為農業部重點推廣產品。
微生物肥是以城市生活垃圾及農牧業廢棄物為載體,利用微生物的特定功能而制成。載體的選擇與配比對微生物肥的肥效影響較大。理想的載體應有大量有序排列的微孔,具有比表面積大、吸附能力強等特征,同時載體必須有利于菌種生存和功能發揮,可重復穩定生產,對作物和土壤無毒無害。
但目前,現有技術中生物有機肥的微生物群體網絡的穩定性差,影響其能效和品質,且能提高特定元素的吸收效果的微生物肥少。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復合微生物肥料的制備方法及其制備方法以解決現有微生物肥生物群體網絡的穩定性差,提高特定元素的吸收效果的微生物肥少的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是以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復合微生物肥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載體的制備:將腐熟雞糞、菜粕和羽毛粉風干,取10-14:1-2:0.5-1的重量份腐熟雞糞、菜粕和羽毛粉制備載體;
(2)菌懸液的制備:將促生菌在培養基中進行活化培養,制備成每毫升CFU在4×108—5×108的菌懸液;
(3)將(2)中制備好的懸菌液接種到(1)中制備的載體中,比例為(2-4)ml/(6-10)g,混合均勻后在23℃-25℃下放置12-15天。
優選的,一種復合微生物肥料的制備方法,步驟(2)菌懸液的制備中所述的促生菌為有效活菌數比例為1:1:1:1:1:1:1的凝結芽孢桿菌、巨大芽孢桿菌、棕色固氮菌、膠質芽孢桿菌、米曲霉、長柄木霉和根瘤菌在馬鈴薯葡萄糖瓊脂培養基中進行活化培養制得。
優選的,一種復合微生物肥料的制備方法,步驟(3)中懸菌液和載體的比例為3ml:8g,混合均勻后在24℃下放置14天,在此期間每4小時進行一次攪動使其與空氣充分接觸。
一種復合微生物肥料,它采用上述任一項制備方法制備獲得。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博聯農業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河南博聯農業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9107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果樹高氮有機水溶肥及其應用方法
- 下一篇:可返料的立體帶式發酵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