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非均勻結構二硼化鈦/銅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089030.2 | 申請日: | 2018-0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51681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06 |
| 發明(設計)人: | 梁淑華;杜翔;姜伊輝;肖鵬;鄒軍濤;卓龍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22C1/10 | 分類號: | C22C1/10;C22C1/05;C22C9/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專利事務所 61214 | 代理人: | 胡燕恒 |
| 地址: | 710048***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復合材料 制備 銅復合材料 二硼化鈦 非均勻結構 復合粉末 增強體 壓坯 非均勻分布狀態 微觀組織結構 高導電率 混合狀態 冷壓成型 熱壓燒結 隨爐冷卻 增強銅基 富集區 貧化區 稱取 粉球 混粉 | ||
1.一種非均勻結構二硼化鈦/銅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按照以下步驟實施:
步驟1,分別稱取Cu粉、Ti粉、B粉,首先將Ti粉與部分Cu粉球磨為復合粉末,然后對復合粉末與B粉和剩余的Cu粉進行機械混粉,混合均勻;
步驟2,將步驟1混合均勻的粉末冷壓成型,得到壓坯;
步驟3,對步驟2得到的壓坯進行熱壓燒結,隨爐冷卻至室溫,即得到TiB2增強銅基復合材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非均勻結構二硼化鈦/銅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Cu粉、Ti粉、B粉的質量比為97~98:1.38~2.07:0.62~0.93。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非均勻結構二硼化鈦/銅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球磨中Cu粉的用量為其總量的10~90wt.%。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非均勻結構二硼化鈦/銅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球磨參數為:球磨時間為6~12h,轉速為300~400rpm,球料比為10~20:1。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非均勻結構二硼化鈦/銅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機械混粉采用振動式混粉機,混粉過程中振動頻率為30~60Hz,混粉時間為5~10h。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非均勻結構二硼化鈦/銅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機械混粉過程中,粉末質量是所用磨球質量的3~5倍。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非均勻結構二硼化鈦/銅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冷壓成型的壓制壓力為300~400Mpa,保壓時間為25~35s。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非均勻結構二硼化鈦/銅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熱壓燒結具體為:首先以20℃/min的速度升溫至900~950℃,保溫20~40min,隨后再以10℃/min升溫至1000~1060℃,在25~30Mpa的壓力下保溫1~2h。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非均勻結構二硼化鈦/銅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TiB2增強銅基復合材料中,TiB2增強體在基體中呈非均勻分布狀態,其微觀組織結構為增強體富集區和貧化區兩種組織的混合狀態。
10.一種非均勻結構二硼化鈦/銅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采用權利要求1-9任一項所述方法制備得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理工大學,未經西安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89030.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