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自然語言理解的機器人控制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087480.8 | 申請日: | 2018-0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447477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24 |
| 發明(設計)人: | 張平;杜廣龍;徐燦;金培根;何子平;陳明軒;李方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南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10L15/22 | 分類號: | G10L15/22;G10L15/26;G06F17/30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黃海波 |
| 地址: | 51064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文本信息 自然語言理解 機器人控制 機器人控制指令 數字信號轉換 機械臂末端 控制機器人 最大熵模型 分割結果 分類結果 關鍵信息 關節變量 建立模型 空間坐標 控制指令 冗余信息 數字信號 旋轉關節 語音信號 規整 分類器 轉換 算法 匹配 分類 轉化 | ||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基于自然語言理解的機器人控制方法,包括步驟:(1)獲取語音信號并轉化為相應數字信號,而后通過動態時間規整算法將數字信號轉換為相應的文本信息;(2)建立模型,對文本信息中所包含的關鍵信息與冗余信息進行匹配,并獲取文本信息的分割結果,之后通過最大熵模型建立的分類器,對文本信息進行分類,并將分類結果中需要進一步轉換的控制指令進行轉換;(3)通過獲取的機器人控制指令,將獲得的機械臂末端執行器空間坐標反解為旋轉關節的關節變量,控制機器人進行運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機器人運動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基于自然語言理解的機器人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機器人的智能性和靈活性越來越高,傳統的機器人控制方式已經逐漸的無法滿足智能機器人的需要。因此,尋找合適的機器人智能控制方式已經成為了目前的一項研究方向。通過智能控制方式,機器人只需要理解人類的意圖,通過其本身的智能性來完成剩余的控制工作。
如今,隨著計算機技術以及語音識別技術的發展,語音作為同計算機的交流方式之一,已經逐步的被人們所接受。而語音作為人與人之間的常用交流方式,相比鼠標、鍵盤,具有更強的便利性。因此,語音成為了目前被人們所研究的機器人智能控制方式之一。相比傳統的機器人控制方式,通過語音控制機器人不僅更加便捷,在工作效率上也能得到提高,十分符合人們的需要。
目前,大多數的基于語音識別的機器人控制系統只能簡單地識別一些諸如“前進”、“左轉”、“停止”等的基本指令,即使有少部分的能實現連續語音識別的機器人控制系統,也只能識別固定模式的機器人控制指令,與所期望實現的機器人的智能語音控制相差甚遠。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基于自然語言理解的機器人控制方法。這個方法首先從用戶對機器人下達的語音指令中讀取出語音流,并將其轉換為文本信息,而后將文本信息通過意圖理解算法轉換為機器人控制指令,最后通過機器人運動學變換實現機器人的控制。
本發明一種基于自然語言理解的機器人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獲取及分析語音信號;
S2、用戶意圖理解;
S3、控制機器人運動。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S1包括以下步驟:
操作者通過麥克風發出一系列連續的語音指令,麥克風獲取語音信號將其化為語音流,計算機接收語音流,并將其轉換為計算機可處理的數字信號。語音信號數字化之后可以反映為一副波形圖,直觀的表示其數字特征,首先通過預濾波、采樣、A/D轉換、分幀、數據加窗、高頻提升等步驟進行語音信號的預處理,由于得到的語音信號和參考模板長度不一,需要對處理好的語音信號進行規整,本發明采用了動態時間規整算法。
假設有兩個時間序列Q和C,他們的長度分別是n和m:
Q=q1,q2,....,qi,qn
C=c1,c2,....,cj,cm
為了對齊這兩個序列,需要構造一個n x m的矩陣網格,矩陣元素(i,j)表示qi和cj兩個點的距離d(qi,cj)。這里采用歐式距離:
d(qi,cj)=(qi-cj)2
定義路徑:W=w1,w2,....,wn表示兩個序列的最短路徑,因此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南理工大學,未經華南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8748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