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永磁同步伺服電機的電阻參數修正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087010.1 | 申請日: | 2018-0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73470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15 |
| 發明(設計)人: | 王培林;石東哲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市優利康電氣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P23/14 | 分類號: | H02P23/14;H02P25/024;H02P27/06 |
| 代理公司: | 無錫盛陽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27 | 代理人: | 顧吉云 |
| 地址: | 214161 江蘇省無***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阻 修正 電阻參數 永磁同步伺服電機 電機 存儲器 存儲 永磁同步電機 電機連接 電機啟動 電阻標準 控制性能 自動修正 變頻器 逆變器 重復 兩組 停機 加權 記錄 檢測 保證 | ||
本發明涉及永磁同步電機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永磁同步伺服電機的電阻參數修正方法,其能夠方便實現電阻參數的修正,保證電機的控制性能,其包括以下步驟:(1)將電機連接變頻器中的逆變器,在電機啟動前和電機停機后分別檢測電機的電流值,根據當時的電壓值計算出一組電阻值;(2)重復步驟(1),記錄至少三組電阻值,并計算加權平均值得到一組修正后的電阻值;(3)將步驟(2)得到的一組修正后的電阻值輸入到存儲器內存儲;(4)重復步驟(1)、(2)、(3),在存儲器內至少存儲兩組修正后的電阻值,當某一組修正后的電阻值超過或低于電阻標準值R0的20%時,該組電阻值自動修正為(1+20%)*R0或(1?20%)*R0。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永磁同步電機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永磁同步伺服電機的電阻參數修正方法。
背景技術
永磁同步電機是變頻器領域中比較常見的驅動裝置,而永磁同步電機的電阻值是隨著溫度的變化而變化,電阻的變化將導致控制器參數的變化,控制器產生變化將導致控制性能偏離目標值,使得性能變差,由于是實時變化,當永磁同步電機內部沒有設置溫度傳感器的情況下,想要實現電阻的變化修改很困難。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永磁同步伺服電機的電阻參數修正方法,其能夠方便實現電阻參數的修正,保證電機的控制性能。
其技術方案是這樣的:一種永磁同步伺服電機的電阻參數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將電機連接變頻器中的逆變器,在電機啟動前和電機停機后分別檢測電機的電流值,根據當時的電壓值計算出一組電阻值;
(2)重復步驟(1),記錄至少三組電阻值,并計算加權平均值得到一組修正后的電阻值;
(3)將步驟(2)得到的一組修正后的電阻值輸入到存儲器內存儲;
(4)重復步驟(1)、(2)、(3),在存儲器內至少存儲兩組修正后的電阻值,當某一組修正后的電阻值超過或低于電阻標準值R0的20%時,該組電阻值自動修正為(1+20%)*R0或(1-20%)*R0。
其進一步特征在于,在存儲器內建立隊列,先存儲的修正后的電阻值進入隊列末端,后存儲的修正后的電阻值逐個順次進入隊列,當隊列內存儲滿且有新的修正后的電阻值需要存儲時,隊列首端的修正后的電阻值自動刪除新的修正后的電阻值進入隊列,隊列循環存儲;
計算加權平均值的權值與電機輸出電流相關。
采用本發明的方法后,只需要在電機起動前與停機后進行檢測,然后記錄電阻值,進行計算修正后存儲,方便的實現了電阻參數的修正,修正后的電阻值與實際值誤差小,保證了電機的控制性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測試原理圖;
圖2為本發明實際測試結果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見圖1所示,一種永磁同步伺服電機的電阻參數修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電機連接變頻器中的逆變器,在電機啟動前和電機停機后分別檢測電機的電流值,根據當時的電壓值計算出一組電阻值;
(2)重復步驟(1),記錄至少三組電阻值,并計算加權平均值得到一組修正后的電阻值,計算加權平均值的權值與電機輸出電流相關;
(3)將步驟(2)得到的一組修正后的電阻值輸入到存儲器內存儲;
(4)重復步驟(1)、(2)、(3),在存儲器內至少存儲兩組修正后的電阻值,當某一組修正后的電阻值超過或低于電阻標準值R0的20%時,該組電阻值自動修正為(1+20%)*R0或(1-20%)*R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市優利康電氣有限公司,未經無錫市優利康電氣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8701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