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新能源領域的升降式充電樁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086334.3 | 申請日: | 2018-0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8222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10 |
| 發明(設計)人: | 謝銀泉 | 申請(專利權)人: | 謝銀泉 |
| 主分類號: | B60L11/18 | 分類號: | B60L11/18;F16H37/12;F16H57/023;F16F7/1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62100 福建省***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充電樁 指示燈 新能源領域 升降器 升降式 顯示器 上端 刷卡機 頂棚 外壁 凹槽內部 垂直焊接 底座外壁 過盈配合 卡扣固定 螺栓固定 自由升降 水汽 保護殼 電連接 縮進 主板 底座 侵蝕 靈活 改進 | ||
1.一種基于新能源領域的升降式充電樁,其結構包括:升降器(1)、底座(2)、刷卡機(3)、充電樁(4)、頂棚(5)、指示燈(6)、顯示器(7)、面板(8),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器(1)的外壁垂直焊接在底座(2)外壁的上端,所述刷卡機(3)通過螺栓固定在充電樁(4)外壁的前端,所述充電樁(4)的頂部與頂棚(5)的底部過盈配合,所述指示燈(6)設有三個安裝在充電樁(4)前側的上端,所述指示燈(6)通過導線與顯示器(7)的內部主板電連接,所述顯示器(7)通過卡扣固定在面板(8)前端的凹槽內部,所述充電樁(4)外壁的底部升降器(1)內部的齒輪部件機械連接;
所述升降器(1)設有驅動器(101)、傳動桿(102)、螺桿升降機(103)、滑塊(104)、荊棘輪(105)、活動柱(106)、減速輪(107),所述驅動器(101)的主軸水平安裝在傳動桿(102)的的底端,所述傳動桿(102)頂部的齒輪與螺桿升降機(103)底部的齒輪相互嚙合,所述螺桿升降機(103)的外螺紋與滑塊(104)頂部螺紋塊的螺紋相互嚙合,所述滑塊(104)通過螺栓固定在荊棘輪(105)的上端,所述荊棘輪(105)活動把手的底部與活動柱(106)的頂塊活動連接,所述減速輪(107)設有兩個固定在升降器(1)內壁的左右兩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新能源領域的升降式充電樁,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器(101)由主軸(1011)、底座(1012)、接線器(1013)、電機(1014)、編碼器(1015)組成,所述主軸(1011)中心水平固定在電機(1014)轉子的右側,所述底座(1012)安設在接線器(1013)的下方并且焊接在電機(1014)的底部,所述電機(1014)左側的中心與編碼器(1015)的輸入軸活動連接,所述電機(1014)通過主軸(1011)與傳動桿(102)機械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新能源領域的升降式充電樁,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桿(102)由輸出齒輪(1021)、軸承(1022)、軸桿(1023)、支架(1024)、輸入齒輪(1025)組成,所述輸出齒輪(1021)安裝在軸承(1022)的上端并且相互平行,所述軸桿(1023)垂直貫穿軸承(1022)轉子的中心,所述支架(1024)的右側焊接在升降器(1)內壁的底端,所述輸出齒輪(1021)的軸心安設在輸入齒輪(1025)的上端。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新能源領域的升降式充電樁,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桿升降機(103)由固定軸承(1031)、外殼(1032)、螺桿(1033)、活動軸承(1034)、第二輸入齒輪(1035)組成,所述固定軸承(1031)水平焊接在外殼(1032)內壁的上端,所述螺桿(1033)垂直安裝在外殼(1032)內壁的中心,所述螺桿(1033)底部的軸心貫穿活動軸承(1034)并且與第二輸入齒輪(1035)的中心活動連接,所述第二輸入齒輪(1035)的外齒通過活動柱(106)與傳動桿(102)頂部的外齒機械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新能源領域的升降式充電樁,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塊(104)由螺紋塊(1041)、折疊臂(1042)、滑輪(1043)、移動塊(1044)、齒輪架(1045)組成,所述螺紋塊(1041)左側的活動耳與折疊臂(1042)底部的開孔間隙配合,所述滑輪(1043)設有兩個安裝在移動塊(1044)外壁的頂部,所述移動塊(1044)的右側安設在折疊臂(1042)的上端,所述齒輪架(1045)通過螺栓垂直固定在荊棘輪(105)的中心。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新能源領域的升降式充電樁,其特征在于:所述荊棘輪(105)由雙層齒輪(1051)、活動把手(1052)、內荊爪(1053)、拉簧(1054)、外荊爪(1055)、齒柱(1056)組成,所述活動把手(1052)的底座焊接在升降器(1)內壁的中段,所述活動把手(1052)的頂部與內荊爪(1053)間隙配合,所述內荊爪(1053)通過拉簧(1054)與外荊爪(1055)的中段機械連接,所述拉簧(1054)垂直固定在活動把手(1052)的左側,所述雙層齒輪(1051)設有兩個安設在齒柱(1056)的左右兩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謝銀泉,未經謝銀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86334.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