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動力單元安裝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085612.3 | 申請日: | 2018-0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94263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06 |
| 發明(設計)人: | 金子勇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0K5/12 | 分類號: | B60K5/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蘇萌萌;張放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動力 單元 安裝 結構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動力單元安裝結構。安裝部件介于懸掛構件中的前橫梁與內燃機之間。安裝部件具備:減振部件,其被固定在懸掛構件中的前橫梁上;支架,其被固定于減振部件的上端部處。支架將減振部件連結在內燃機上。從支架向下側延伸出延伸壁部。延伸壁部的前部在側視觀察時與減振部件重疊。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動力單元安裝結構。
背景技術
在日本特開2004-175316號公報所公開的動力單元安裝結構中,在懸掛構件的上側,配置有作為產生車輛的驅動力的動力單元的內燃機。在懸掛構件和內燃機之間配置有安裝部件。安裝部件將內燃機支承在懸掛構件上。
一直以來,研究了對于來自車輛的前側的碰撞中的、車輛與碰撞物的車輛寬度方向的重疊較小的微小重疊碰撞及微小偏心碰撞的車輛的安全性。在微小重疊碰撞的情況下,優選為,在碰撞到碰撞物之際,使包括車廂空間在內的車輛整體向車輛寬度方向上的與碰撞物相反的一側進行移動。因此,需要將伴隨于微小重疊碰撞而產生的載荷作為車輛寬度方向的載荷而向懸掛構件等的車輛框架結構進行傳遞。然而,在日本特開2004-175316號公報的動力單元安裝結構中,并沒有充分地研究發生微小重疊碰撞之際的載荷的傳遞。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將伴隨于微小重疊碰撞而產生的載荷作為車輛寬度方向的載荷而有效地向車輛的框架結構進行傳遞的動力單元安裝結構。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式,提供一種適用于車輛上的動力單元安裝結構。動力單元安裝結構具備安裝部件,所述安裝部件介于懸掛構件及被配置于與懸掛構件相比靠上側處的產生車輛的驅動力的動力單元之間。安裝部件具備:減振部件,其被固定在所述懸掛構件上;支架,其被固定于減振部件的上端部處,且將減振部件連結在動力單元上。從支架向下側延伸出延伸壁部。延伸壁部的至少一部分在側視觀察時與減振部件重疊。
附圖說明
圖1為車輛前部的框架結構及動力單元安裝結構的俯視圖;
圖2為安裝部件的俯視圖;
圖3為安裝部件的主視圖;
圖4為安裝部件的立體圖;
圖5為表示發生了微小重疊碰撞時的載荷的傳遞方式的說明圖;以及
圖6為表示發生了微小重疊碰撞時的載荷的傳遞方式的說明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根據圖1至圖4對本發明的動力單元安裝結構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首先,對車輛前部的框架結構的大體結構進行說明。在以下的說明中,車輛寬度方向的右、左,對應于從車輛內部朝向前側時的右、左。
如圖1所示,從構成車輛的底面的地板面板FP的前邊緣向上側(圖1中紙面近前側)突出有車廂前壁DP。在與車廂前壁DP相比靠前側處,形成有用于收納作為動力單元的內燃機E等的發動機艙。在發動機艙中配置有用于對內燃機E、前懸掛等進行支承的懸掛構件10。圖1中,將內燃機E簡化并表示為長方體狀的物體。
懸掛構件10作為整體而位于發動機艙的下側且一對前輪FT之間。懸掛構件10的后部處設置有后橫梁11。后橫梁11在俯視觀察時,具有在車輛的寬度方向(以下,稱為寬度方向)上較長的大致四方形形狀,且位于寬度方向的中央處。后橫梁11的后部的一部分位于與車廂前壁DP相比靠后側。后橫梁11的后部的一部分使用焊接或螺栓等而被固定在地板面板FP的下表面上。
從后橫梁11的前邊緣起向前側延伸出一對縱梁12。各個縱梁12從后橫梁11的寬度方向的兩端起而延伸。各縱梁12的前端延伸至與各前輪FT相比靠前側處。各縱梁12作為整體而具有方柱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未經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8561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千斤頂式動力電池包鎖止機構
- 下一篇:一種四檔混合動力總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