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具備理療功能的智能浴缸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084885.6 | 申請日: | 2018-0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09111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24 |
| 發明(設計)人: | 曹瑾 | 申請(專利權)人: | 曹瑾 |
| 主分類號: | A47K3/022 | 分類號: | A47K3/022;A61H3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3023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浴缸 按摩裝置 活動連接塊 理療 開關按鈕 進水口 頭靠架 智能 幫助設備 垂直連接 底座頂部 防治疾病 散熱效果 貼合連接 同時裝置 依次排列 拉手架 噴水頭 底座 頂側 后壁 右壁 按摩 焊接 疲勞 放松 | ||
1.一種具備理療功能的智能浴缸,其結構包括按摩裝置(1)、拉手架(2)、噴水頭(3)、進水口(4)、開關按鈕(5)、浴缸(6)、底座(7)、活動連接塊(8)、頭靠架(9),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摩裝置(1)安裝在浴缸(6)右半端內部,所述活動連接塊(8)底部與按摩裝置(1)頂側貼合連接,所述活動連接塊(8)安裝在浴缸(6)右壁內側,所述浴缸(6)底部與底座(7)頂部焊接,所述浴缸(6)前端頂部與開關按鈕(5)底部垂直連接,所述頭靠架(9)底部與浴缸(6)右端頂部固定連接,所述進水口(4)從左到右間隔相同依次排列于浴缸(6)后壁內部,所述浴缸(6)后壁頂部與噴水頭(3)底部垂直連接,所述拉手架(2)背部與浴缸(6)后壁頂端前側固定連接;
所述按摩裝置(1)由驅動裝置(11)、聯動裝置(12)、散熱裝置(13)、一級按摩裝置(14)、二級按摩裝置(15)、控制裝置(16)組成;
所述驅動裝置(11)頂端通過控制裝置(16)與二級按摩裝置(15)底部前端進行傳動連接,所述驅動裝置(11)右端與聯動裝置(12)底部左端進行傳動連接,所述聯動裝置(12)頂部兩端與一級按摩裝置(14)底端固定連接,所述聯動裝置(12)右端與散熱裝置(13)底端進行傳動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備理療功能的智能浴缸,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裝置(11)由電機(111)、傳動齒輪桿(112)、被動齒輪桿(113)、傳動齒輪盤(114)、傳動帶(115)組成,所述電機(111)右端通過傳動齒輪桿(112)與被動齒輪桿(113)左端進行傳動連接,所述被動齒輪桿(113)右端側面與傳動齒輪盤(114)外圈前側相嚙合,所述傳動帶(115)左端固定于傳動齒輪盤(114)前端側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備理療功能的智能浴缸,其特征在于:所述聯動裝置(12)由傳輸帶(121)、主動傳動輪(122)、第一導向輪(123)、調節栓(124)、支撐底架(125)、活動導向輪(126)、被動傳動輪(127)、第二導向輪(128)、中間拉力輪(129)組成。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具備理療功能的智能浴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帶(115)右端固定于主動傳動輪(122)前端側面,所述主動傳動輪(122)通過傳輸帶(121)與活動導向輪(126)、被動傳動輪(127)、第二導向輪(128)、中間拉力輪(129)、第一導向輪(123)進行傳動連接,所述活動導向輪(126)背部與支撐底架(125)左端頂部垂直連接,所述調節栓(124)頂部貫穿支撐底架(125)連接到活動導向輪(126)后端內部。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備理療功能的智能浴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裝置(13)由第二傳動帶(131)、定位傳動桿(132)、第二傳輸帶(133)、傳動連接桿(134)、排氣扇(135)、齒輪盤(136)組成,所述第二傳動帶(131)兩端分別連接到被動傳動輪(127)與齒輪盤(136)前端側面,所述定位傳動桿(132)左端側面與齒輪盤(136)外圈前側相嚙合,所述齒輪盤(136)中部通過第二傳輸帶(133)與傳動連接桿(134)左端進行傳動連接,所述傳動連接桿(134)右端與排氣扇(135)內部垂直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備理療功能的智能浴缸,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級按摩裝置(14)由拉力桿(141)、助推桿(142)、弧形傳動架(143)、左轉動頂塊(144)、定位桿(145)、右轉動頂塊(146)、內T形定位架(147)、拉力轉板(148)組成,所述拉力桿(141)一端固定于中間拉力輪(129)外圈前側,另一端連接到助推桿(142)下半端,所述助推桿(142)頂部前端與弧形傳動架(143)內部活動連接,所述左轉動頂塊(144)底端與弧形傳動架(143)左端固定連接,所述右轉動頂塊(146)底端與弧形傳動架(143)右端固定連接,所述定位桿(145)背部與左轉動頂塊(144)、轉動頂塊(146)上半端外圈內部垂直連接,所述拉力轉板(148)一端連接到弧形傳動架(143)右端,另一端固定于內T形定位架(147)上半端左側,所述助推桿(142)側面與內T形定位架(147)兩端內部活動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曹瑾,未經曹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84885.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