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可控擊實溫度的瀝青混合料馬歇爾擊實儀及試驗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084411.1 | 申請日: | 2018-0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91158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12 |
| 發明(設計)人: | 葉亞麗;侯鳳健;劉華妮;楊彩霞;王宇陽;侯慶剛;莊傳儀;平景飛;袁曉曼;李寧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交通學院;威海市公路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1/28 | 分類號: | G01N1/28;G01N33/38 |
| 代理公司: | 濟南光啟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7292 | 代理人: | 衣明春 |
| 地址: | 250357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可控 溫度 瀝青 混合 馬歇爾 擊實儀 試驗 方法 | ||
可控擊實溫度的瀝青混合料馬歇爾擊實儀及試驗方法,包括擊實頭、試模、壓實錘、溫控箱、電機、加熱器和插刀,所述擊實頭上側焊接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上側與承載板焊接,所述擊實頭下側放置有試模,所述承載板上側焊接有安全操作桿,所述安全操作桿上側連接有壓實錘,所述壓實錘上側焊接有導桿。通過設置溫控箱以及溫控器,保證了馬歇爾試件成型的溫度,提高了馬歇爾試件成型的質量;一次擊實試驗同時制作3個試件,降低了每組馬歇爾試樣的離散程度,繼而保證了馬歇爾試驗結果的可靠度;通過設置三組試模以及相應的定位裝置,有效地提高了馬歇爾試件的成型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可控擊實溫度的瀝青混合料馬歇爾擊實儀及試驗方法。
背景技術
馬歇爾試驗是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廣泛采用的方法之一,其試驗過程是對試件在規定的溫度和濕度等條件下進行標準擊實,測定瀝青混合料的體積指標、穩定度和流值等指標,經一系列計算后,分別繪制出油石比與穩定度、流值、密度、空隙率、飽和度的關系曲線,最后,確定出瀝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而馬歇爾擊實儀是瀝青混合料馬歇爾穩定度試驗中試樣成型的專用儀器,適用于標準擊實法制作瀝青混合料試件,以供試驗室進行瀝青混合料物理力學性質的試驗使用。
目前,在室內進行馬歇爾試件壓實試驗時,雖然按照《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要求對試模溫度和混合料的拌和溫度進行了控制,但是,在瀝青混合料裝模、插搗以及擊實過程中并未采取保溫措施,導致瀝青混合料在成型過程中存在溫度降低的情況,且實驗室使用的所有馬歇爾擊實儀一次只能成型一個試件,占用了實驗人員大量的時間,降低了馬歇爾試件成型的效率和試驗數據的準確度。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控擊實溫度的瀝青混合料馬歇爾擊實儀及試驗方法,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可控擊實溫度的瀝青混合料馬歇爾擊實儀,包括擊實頭、試模、壓實錘、溫控箱、電機、加熱器和插刀,擊實頭上側焊接有連接桿,連接桿上側與承載板焊接,擊實頭下側放置有試模,承載板上側焊接有安全操作桿,安全操作桿上側連接有壓實錘,壓實錘上側焊接有導桿,導桿后側設置有鏈條,鏈條上側與上鏈輪連接,且鏈條下側與下鏈輪連接,上鏈輪和下鏈輪均位于前箱內部,前箱下側連接有溫控箱,溫控箱內部側壁固定有溫控器,試模下側設置有墊板,墊板下側設置有鋼板平臺,鋼板平臺下側通過底座固定,前箱后側設置有后箱,下鏈輪內側連接有電機,鏈條外側安裝有擋塊,電機下側設置有加熱器,墊板上側固定有調節桿和固定桿,溫控箱前側安裝有密封門。
可控擊實溫度的瀝青混合料馬歇爾擊實儀的試驗方法的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一、將各種規格的礦料置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一般不少于4h);
步驟二、將烘干分級的粗細集料,按每個試件設計級配要求稱其質量,在一金屬盤中混合均勻,礦粉單獨加熱,置烘箱中預熱至瀝青拌和溫度以上15℃(采用道路石油瀝青時集料加熱溫度為165~170℃;采用改性瀝青時為185~190℃)備用;
步驟三、按正確的取樣法采集瀝青試樣,用恒溫烘箱或油浴、電熱套熔化加熱至規定的瀝青混合料拌和溫度備用,道路石油瀝青加熱溫度不超過150℃,改性瀝青加熱溫度不超過175℃;
步驟四、用沾有少許黃油的棉紗擦凈試模和墊板,放置100℃左右烘箱中加熱1h備用;
步驟五、將瀝青混合料拌和機預熱至拌和溫度以上10℃左右備用;
步驟六、將每個試件預熱的粗細集料置于拌和機中,用小鏟子適當混合,然后再加入需要數量的已加熱至拌和溫度的瀝青,開動拌和機一邊攪拌一邊將拌和葉片插入混合料中拌和1min-1.5min,然后暫停拌和,加入單獨加熱的礦粉,繼續拌和1min-1.5min至均勻為止,蓋上拌和鍋鍋蓋,并使瀝青混合料保持在要求的拌和溫度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交通學院;威海市公路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未經山東交通學院;威海市公路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8441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