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可重復使用的工件裂紋模擬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083415.8 | 申請日: | 2018-0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03430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20 |
| 發明(設計)人: | 喬建江;鮑文杰;王珂;張錕;王秉賢;劉凌非;吳越美;劉良東;劉婷婷;張元愷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東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21/91 | 分類號: | G01N21/91;G01N1/28 |
| 代理公司: | 上海順華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1203 | 代理人: | 李鴻儒 |
| 地址: | 200237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壓力傳感器 金屬板 可重復 螺栓 工件裂紋 模擬裝置 內螺紋孔 金屬塊 耳板 底座 底座內部 連續可調 裂紋模擬 可拆卸 螺紋 配合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可重復使用的工件裂紋模擬裝置,底座的兩側分別設置耳板,耳板上設置內螺紋孔,內螺紋孔和螺栓通過螺紋配合,螺栓在底座內的端部設置金屬板,金屬板上設置壓力傳感器,壓力傳感器的數量為一個,壓力傳感器和金屬板之間放置金屬塊;金屬塊放置在底座內部的裂紋模擬槽上。本發明可拆卸、可重復使用、具有壓力表征功能,裂紋寬度連續可調。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滲透檢測領域,特別是一種可拆卸、可重復使用、具有壓力表征功能,裂紋寬度連續可調的可重復使用的工件裂紋模擬裝置。
背景技術
滲透檢測(penetrant testing,縮寫符號為PT),又稱滲透探傷,是一種以毛細作用原理為基礎的檢查表面開口缺陷的無損檢測方法。這種方法是五種常規無損檢測方法(射線檢測、超聲波檢測、磁粉檢測、滲透檢測、渦流檢測)中一種,是一門綜合性科學技術。
同其他無損檢測方法一樣,滲透檢測也是以不損壞被檢測對象的使用性能為前提,運用物理、化學、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理論為基礎,對各種工程材料、零部件和產品進行有效的檢驗,借以評價它們的完整性、連續性、及安全可靠性。滲透檢測是產品制造中實現質量控制、節約原材料、改進工藝、提供勞動生產率的重要手段,也是設備維護中不可或缺的手段。
著色滲透檢測在特種設備行業及機械行業里應用廣泛。特種設備行業包括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等承壓設備,以及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等機電設備。熒光滲透檢測在航空、航天、兵器、艦艇、原子能等國防工業領域中應用特別廣泛。
滲透檢測的工作原理是:工件表面被施涂含有熒光染料或者著色染料的滲透劑后,在毛細作用下,經過一定時間,滲透劑可以滲入表面開口缺陷中;去除工作表面多余的滲透劑,經過干燥后,再在工件表面施涂吸附介質——顯像劑;同樣在毛細作用下,顯像劑將吸引缺陷中的滲透劑,即滲透劑回滲到顯像中;在一定的光源下(黑光或白光),缺陷處的滲透劑痕跡被顯示(黃綠色熒光或鮮艷紅色),從而探測出缺陷的形貌及分布狀態。
金屬材料的使用范圍極為廣泛。在復雜的使用環境和復雜的載荷作用下,金屬材料容易發生包括腐蝕、疲勞、斷裂在內的失效事故。在材料的缺陷造成事故之前盡早地將其發現具有重要的意義。無損檢測是在材料失效引起事故前發現材料缺陷的有效手段。滲透檢測是五種主要的無損檢測方法之一。目前,滲透檢測的靈敏度試驗多用靈敏度試塊,但是靈敏度試塊不能重復使用,成本較高,而且其缺陷尺寸是限定的。在與滲透探傷試劑有關的研究中,需要簡便易得、可重復使用、裂紋參數可調并具有較高可靠性的工件裂紋模擬裝置,因此僅靠靈敏度試塊無法滿足使用要求。
需要一種可拆卸、可重復使用、具有壓力表征功能,裂紋寬度連續可調的可重復使用的工件裂紋模擬裝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拆卸、可重復使用、具有壓力表征功能,裂紋寬度連續可調的可重復使用的工件裂紋模擬裝置。
一種可重復使用的工件裂紋模擬裝置,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的兩側分別設置耳板,所述耳板上設置內螺紋孔,所述內螺紋孔和螺栓通過螺紋配合,所述螺栓在底座內的端部設置金屬板,所述金屬板上設置壓力傳感器,所述壓力傳感器的數量為一個,所述壓力傳感器和金屬板之間放置金屬塊;
所述金屬塊放置在底座內部的裂紋模擬槽上。
所述底座為U形,底部為裂紋模擬槽,兩側為耳板。
所述裂紋模擬槽為光滑水平面,所述底座的底面為水平面,所述耳板與裂紋模擬槽相互垂直。
所述螺栓為六角形螺栓頭。
所述金屬板為圓餅形。
所述壓力傳感器連接液晶顯示器。
所述金屬塊為長方體,與裂紋模擬槽接觸的面為光滑平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東理工大學,未經華東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8341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