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行蹤記錄裝置及數據分析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081937.4 | 申請日: | 2018-0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91073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10 |
| 發明(設計)人: | 戴佑俊 | 申請(專利權)人: | 盎銳(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N5/76 | 分類號: | H04N5/76;H04N5/225;G06K9/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知義律師事務所 31304 | 代理人: | 劉峰 |
| 地址: | 201703 上海市青***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行蹤記錄 攝像頭 數據分析 處理端 影像 處理模塊 分析模塊 獲取目標 目標人像 人像 時間信息分析 工作效率 時間信息 所處位置 影像傳輸 追蹤 記錄 分析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行蹤記錄裝置及數據分析方法,所述行蹤記錄裝置包括若干攝像頭以及一處理端,所述處理端包括一識別模塊、一分析模塊以及一處理模塊,所述攝像頭用于記錄帶有時間信息的影像并將所述影像傳輸至所述處理端;所述識別模塊用于識別所述影像中的人像;對于一目標人像,所述分析模塊用于根據時間信息分析所述目標人像在全部影像中順序;所述處理模塊用于根據所述順序及攝像頭所在位置獲取目標人像對應人物所處位置。本發明行蹤記錄裝置及數據分析方法方便使用者追蹤目標,更快的獲取目標的位置,加快對目標行蹤的分析,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行蹤記錄裝置及數據分析方法。
背景技術
監控系統是由攝像、傳輸、控制、顯示、記錄登記5大部分組成。攝像機通過同軸視頻電纜將視頻圖像傳輸到控制主機,控制主機再將視頻信號分配到各監視器及錄像設備,同時可將需要傳輸的語音信號同步錄入到錄像機內。通過控制主機,操作人員可發出指令,對云臺的上、下、左、右的動作進行控制及對鏡頭進行調焦變倍的操作,并可通過控制主機實現在多路攝像機及云臺之間的切換。利用特殊的錄像處理模式,可對圖像進行錄入、回放、處理等操作,使錄像效果達到最佳。
利用監控系統能夠提高安全性,但是現有的監控系統功能單一。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監控系統功能單一,不方便使用的缺陷,本發明提供一種方便使用者追蹤目標,更快的獲取目標的位置的行蹤記錄裝置及數據分析方法。
本發明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一種行蹤記錄裝置,其特點在于,所述行蹤記錄裝置包括若干攝像頭以及一處理端,所述處理端包括一識別模塊、一分析模塊以及一處理模塊,
所述攝像頭用于記錄帶有時間信息的影像并將所述影像傳輸至所述處理端;
所述識別模塊用于識別所述影像中的人像;
對于一目標人像,所述分析模塊用于根據時間信息分析所述目標人像在全部影像中順序;
所述處理模塊用于根據所述順序及攝像頭所在位置獲取目標人像對應人物所處位置。
較佳地,對于一目標人像,所述分析模塊用于根據時間信息獲取目標影像;
所述處理模塊用于將目標人像對應人物的位置標記為記錄目標影像的攝像頭所處位置,其中,所述目標影像為最近一次記錄所述目標人像的影像。
較佳地,對于一目標人像,所述分析模塊用于根據時間信息獲取目標影像,并檢測目標影像中所述目標人像的移動軌跡;
所述處理模塊用于根據所述運動軌跡獲取目標人像對應人物的移動信息,其中,所述目標影像為最近一次記錄所述目標人像的影像。
較佳地,所述攝像頭3D攝像頭,所述攝像頭包括一紅外線發射器及一紅外線接收器,所述紅外線發射器用于發射紅外散斑場,所述紅外線接收器用于接收紅外散斑場的反饋,所述處理端預存3D頭像的全方位特征點,
所述攝像頭用于記錄帶有時間信息的3D影像并將所述3D影像傳輸至所述處理端;
所述識別模塊用于識別所述3D影像中的人像;
對于一目標人像,所述分析模塊用于通過所述全方位特征點獲取所述目標人像對應人物以及所述人物的面部朝向數據;
所述處理模塊用于根據面部朝向數據及時間信息獲取目標人像對應人物的移動信息。
較佳地,行蹤記錄裝置還包括若干與所述攝像頭匹配的揚聲器,
所述揚聲器用于根據所述人物所處位置被激活,然后播放語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盎銳(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盎銳(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8193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