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轉筒式水利工程用水面垃圾清理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081716.7 | 申請日: | 2018-0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03972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2 |
| 發明(設計)人: | 李建偉;林興家;王娟;王利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建偉 |
| 主分類號: | E02B15/10 | 分類號: | E02B15/10 |
| 代理公司: | 濟南泉城專利商標事務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 地址: | 276826 山東省日照***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轉筒式 水利工程 水面 垃圾 清理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轉筒式水利工程用水面垃圾清理裝置,包括浮板、轉筒、集料斗、減速電機、撈網和電池盒,所述浮板的底部設有多個浮筒,每個所述浮筒的底部均通過至少兩個卡箍和螺栓進行鎖緊固定,轉筒的軸心處固定有中軸,中軸通過軸承座安裝在浮板上,中軸的軸端安裝有從動帶輪,從動帶輪通過同步帶與主動帶輪連接,主動帶輪安裝在減速電機的輸出端上,減速電機安裝在浮板上,所述轉筒的兩側位置均設有多對撥爪,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行90°鉸接于轉筒上的多對撥爪的設計,能在轉筒轉動的過程中自動撈取水面上的垃圾投放在集料斗內,無需人員手動清理,操作方便,只需定期維護即可,同時整體結構簡單,堅固耐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利工程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轉筒式水利工程用水面垃圾清理裝置。
背景技術
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調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達到除害興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澇災害,并進行水量的調節和分配,以滿足人民生活和生產對水資源的需要。水利工程需要修建壩、堤、溢洪道、水閘、進水口、渠道、渡漕、筏道、魚道等不同類型的水工建筑物,以實現其目標。
特別是湖面和江面因為人類的活動,會漂浮有大量的垃圾,這些垃圾需要進行有效的收集和處理,否則就會影響水的使用,這些垃圾需要工作人員進行清理,傳統的垃圾清理方式多數為工作人員通過普通的工具進行手動清理,清理工作效率低下且勞動強度較高,人力成本也較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轉筒式水利工程用水面垃圾清理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轉筒式水利工程用水面垃圾清理裝置,包括浮板、轉筒、集料斗、減速電機、撈網和電池盒,所述浮板的底部設有多個浮筒,每個所述浮筒的底部均通過至少兩個卡箍和螺栓進行鎖緊固定,轉筒的軸心處固定有中軸,中軸通過軸承座安裝在浮板上,中軸的軸端安裝有從動帶輪,從動帶輪通過同步帶與主動帶輪連接,主動帶輪安裝在減速電機的輸出端上,減速電機安裝在浮板上,所述轉筒的兩側位置均設有多對撥爪,每對撥爪之間以撈網連接,撥爪的端部通過銷軸與轉筒進行90°鉸接,所述浮板在對應轉筒的一側位置處設有凹腔,凹腔內設有集料斗,所述浮板上設有對轉筒的讓位,使得處于轉筒下部的撥爪和撈網與水接觸。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浮筒的截面為正六邊形,卡箍至少與浮筒的三個面相互接觸。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浮筒為封閉的空心結構,浮筒的一端設有用于充氣和放氣的充氣嘴和放氣嘴。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浮板上安裝有電池盒,電池盒內安裝有與減速電機電性連接的蓄電池和開關。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集料斗在朝向轉筒的那面為斜面。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集料斗的底部還設有多個瀝水孔。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浮板上還安裝有為蓄電池提供電能的太陽能光伏電板。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行90°鉸接于轉筒上的多對撥爪的設計,能在轉筒轉動的過程中自動撈取水面上的垃圾投放在集料斗內,無需人員手動清理,操作方便,只需定期維護即可,同時整體結構簡單,堅固耐用。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轉筒式水利工程用水面垃圾清理裝置的正視圖。
圖2為一種轉筒式水利工程用水面垃圾清理裝置的俯視圖。
圖3為一種轉筒式水利工程用水面垃圾清理裝置中浮板的側視圖。
圖4為一種轉筒式水利工程用水面垃圾清理裝置中轉筒的俯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建偉,未經李建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81716.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智能圍隔擋藻系統
- 下一篇:一種多功能的環保打撈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