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神經衰弱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079975.6 | 申請日: | 2018-0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30908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15 |
| 發明(設計)人: | 張俊英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俊英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8 | 分類號: | A61K36/9068;A61P25/20;A61K35/6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3600 安徽省亳州市渦***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神經衰弱 中藥 組合 及其 制備 方法 | ||
一種治療神經衰弱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由下列重量份數的中藥原料制作而成:玉竹25份、梔子25份、遠志35份、茯苓15份、防風12份、山茱萸35份、麥冬35份、地錦草12份、生姜20份、白芍8份、甘草25份、葛根25份、白頭翁20份、酸棗仁40份、兩面針15份、金龍膽草12份、柏子仁25份、蟬蛻8份、木香6份、黨參12份、決明子12份、王不留行10份、橘核10份、川貝母15份、黃精12份、黃芪12份、紅花8份;本中藥配方針對神經衰弱患者以清心安神、養心血、安心神、降虛煩、解郁開竅為治療原則,進行辨證配伍組方,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具有療效顯著、治愈率高、無副作用的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更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治療神經衰弱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神經衰弱是由于大腦神經活動長期處于緊張狀態,導致大腦興奮與抑制功能失調而產生的一組以精神易興奮,腦力易疲勞,情緒不穩定等癥狀為特點的神經功能性障礙,伴隨緊張、沖突、挫折和猜疑,神經衰弱的特征常表現為易興奮和易疲勞,并且多數患者會出現嚴重的睡眠障礙和記憶力減退癥狀。大多起病緩慢,女性多于男性。西醫多采用抗焦慮藥物、鎮定催眠類藥物等治療該病,但長期服用此類藥物容易造成藥物依賴,并且有較為嚴重的副作用。中醫治療該病有著副作用小、簡單易行、臨床效果顯著等優勢。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效果好、無毒副作用、治愈率高用于治療神經衰弱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神經衰弱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份數的中藥原料制作而成:玉竹20--30份、梔子20--30份、遠志35--40份、茯苓10--20份、防風10--15份、山茱萸30--40份、麥冬30--40份、地錦草8--14份、生姜12--25份、白芍6--10份、甘草20--30份、葛根20--30份、白頭翁15--25份、酸棗仁35--45份、兩面針10--20份、金龍膽草8--15份、柏子仁20--30份、蟬蛻5--10份、木香4--8份、黨參10--15份、決明子10--15份、王不留行6--12份、橘核6--12份、川貝母10--20份、黃精10--15份、黃芪10--15份、紅花5--10份。
作為優選方案,一種治療神經衰弱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份數的中藥原料制作而成:玉竹25份、梔子25份、遠志35份、茯苓15份、防風12份、山茱萸35份、麥冬35份、地錦草12份、生姜20份、白芍8份、甘草25份、葛根25份、白頭翁20份、酸棗仁40份、兩面針15份、金龍膽草12份、柏子仁25份、蟬蛻8份、木香6份、黨參12份、決明子12份、王不留行10份、橘核10份、川貝母15份、黃精12份、黃芪12份、紅花8份。
稱取好上述中藥原料放入容器中,加水沒過藥面,浸泡20—30分鐘,再加水沒過藥面5—8厘米,進行第一次煎煮,未沸騰前用武火煎煮,沸騰后用文火煎煮15—20分鐘;第二次煎煮時,加水沒過藥面5—8厘米,用武火進行煎煮,水沸后用文火煎煮15—20分鐘;兩次煎煮取汁,每天一劑,分三次服完。
玉竹:味甘,性微寒;歸肺、胃經;具有滋陰潤肺,養胃生津之功效。
梔子:味苦,性寒;歸心、肺、三焦經;具有瀉火除煩,清熱利濕,涼血解毒之功效。
遠志:味苦、辛,性溫;歸心、腎、肺經;具有寧心安神,祛痰止咳,消腫止痛之功效。
茯苓:味甘、淡,性平;歸心、脾、肺、腎經;利水滲濕,健脾和中,寧心安神之功效。
防風:味辛、甘,性微溫;歸膀胱、肺、脾經;具有祛風發表,勝濕止痛,止痙之功效。
山茱萸:味酸、澀,性微溫;歸肝、腎經;具有補益肝腎,澀精固脫之功效。
麥冬:味甘、微苦,性微寒;歸肺胃心經;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之功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俊英,未經張俊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7997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