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卡車外飾件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079509.8 | 申請日: | 2018-0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28261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08 |
| 發明(設計)人: | 尹希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蕪湖金光汽車配件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R13/04 | 分類號: | B60R1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風雅頌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楊紅梅 |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蕪湖市***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外飾件 飾件 加強筋 傳統塑料 分離設計 加強結構 連接件 粘貼 體內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型卡車外飾件,包括飾件本體與用于加強所述外飾件結構強度的加強筋,所述加強筋采用粘貼的方式安裝在飾件本體內,所述飾件本體上設有用于連接飾件本體的連接件。本發明采用飾件本體與加強筋分離設計,有效的避免了傳統塑料卡車外飾件中的內部加強結構影響其外觀的缺陷,并且不降低外飾件的結構強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卡車外飾件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新型卡車外飾件。
背景技術
隨著汽車外觀設計日趨多樣化,汽車外飾件已經成為汽車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其對提升汽車外觀造型的美感、減少輕微擦碰時的維修成本,有著重要的作用。汽車外飾件的結構,直接影響了其在裝配至車身時的外觀效果及其自身的結構強度。
目前在現有行業技術中,對于卡車塑料前部的外飾件總成,一般都是采用注塑的方式一體成型。但是由于卡車的體積較大,而外飾件上又包含加強筋,因此注塑成型的外飾件在冷卻的過程中極易產生形變,從而降低了其合格率。
發明內容
根據以上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出一種新型卡車外飾件。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新型卡車外飾件,包括飾件本體與用于加強所述外飾件結構強度的加強筋,所述加強筋采用粘貼的方式安裝在飾件本體內,所述飾件本體上設有用于連接飾件本體的連接件。
連接件為連接孔結構。
連接孔結構為多個。
連接孔內設有螺母。
加強筋結構為塑料。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采用飾件本體與加強筋分離設計,有效的避免了傳統塑料卡車外飾件中的內部加強結構影響其外觀的缺陷,并且不降低外飾件的結構強度,提高了卡車外飾件的合格率。
附圖說明
下面對本說明書附圖所表達的內容及圖中的標記作簡要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對實施例的描述,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構件的形狀、構造、各部分之間的相互位置及連接關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藝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以幫助本領域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發明構思、技術方案有更完整、準確和深入的理解。
如圖1所示,一種新型卡車外飾件,包括飾件本體1與用于加強所述外飾件結構強度的加強筋2,所述加強筋2采用粘貼的方式安裝在飾件本體1內,飾件本體1上設有用于連接飾件本體1的連接件。使用時,加強筋2采用粘貼的方式安裝在飾件本體1內,取消了原外飾件模具內表面的加強筋2結構,解決了外飾件因加強筋2變形的缺點,并且提高了外飾件的冷卻效率,節省了人力物力。
連接件為連接孔結構。當外飾件需要維修時,操作人員可通過連接孔快速更換外飾件,節約了維修成本。
連接孔結構為多個,增加了其穩定性。
連接孔內設有螺母,增加了其使用壽命。
加強筋2結構為塑料,節約成本。
使用時,先將飾件本體1通過注塑的方式生產出來,接著操作人員將飾件本體1移動至工裝夾具上進行固定,當飾件本體1固定后,操作人員再將加強筋2粘貼到飾件本體1上。本發明采用飾件本體1與加強筋2分離設計,有效的避免了傳統塑料卡車外飾件中的內部加強結構影響其外觀的缺陷,其變形誤差控制在2毫米以內,并且不降低外飾件的結構強度,提高了卡車外飾件的合格率。
上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了示例性描述,顯然本發明具體實現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發明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非實質性的改進,或未經改進將本發明的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于其它場合的,均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范圍為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蕪湖金光汽車配件有限責任公司,未經蕪湖金光汽車配件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79509.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改進的汽車門板內飾結構
- 下一篇:一種新型智能機動車號牌及其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