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微生物同步去除廢水中硒、鎘并生成納米硒化鎘的裝置與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079222.5 | 申請日: | 2018-0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17932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30 |
| 發明(設計)人: | 曾濤濤;王國華;劉海燕;李仕友;榮麗杉;周玉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華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3/28 | 分類號: | C02F3/28;C01B19/04;C02F10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羅滿 |
| 地址: | 421001 湖***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微生物 同步 去除 水中 生成 納米 硒化鎘 裝置 方法 | ||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利用微生物同步去除廢水中硒、鎘并生成納米硒化鎘的裝置,包括:設有進水口(11)與出水口(12)的反應室(1),所述反應室(1)內儲存含有微生物的厭氧顆粒污泥;氣體收集部件(2),所述氣體收集部件(2)設置在所述反應室(1)頂部且與所述反應室(1)相連通;所述厭氧微生物為硫酸鹽還原菌、異化金屬還原菌、硒還原菌、古菌中的任意兩種或多種。本申請還提供使用上述裝置同步去除廢水中硒、鎘并生成納米硒化鎘的方法。本申請提供的裝置與方法,實現了廢水中的硒、鎘同步去除,并能生成納米硒化鎘。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污水處理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利用微生物同步去除廢水中硒、鎘并生成納米硒化鎘的裝置與方法。
背景技術
硒是人和動物生理必需的微量元素,對人類健康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但硒濃度稍微升高就會產生毒害作用,污染環境。隨著工業的發展,人為產生的硒也相應增加,含硒廢水來源于采礦、金屬和石油冶煉、燒煤火電廠及局部農業灌溉等,其中也會存在各類重金屬,如鋅、鎘、鉛等。
硒為硫族元素,自然界中主要以+6、+4、0和-2價四種價態存在。水體中溶解性硒主要以硒酸鹽(Se(Ⅵ))和亞硒酸鹽(Se(Ⅳ))兩種形式存在,容易遷移擴散,引起硒污染。與硒的氧化態相比,零價硒(Se(0))和負二價硒(Se(-Ⅱ))具有難溶性特征,因此不容易被生物利用。通過將高價硒還原成零價硒或負二價硒,來降低其污染風險。
與傳統硒化合物相比,納米硒因具有獨特的物理和化學性質,生物利用度高、活性高。有望成為新型的硒營養補充劑和治療藥物,在抗氧化、抗菌、抗癌、抗糖尿病中發揮重要作用。而重金屬硒化物(MeSe)是重要的光導體、半導體、熒光材料,廣泛應用于激光、醫學、紅外探測領域。重金屬硒化物中,硒化鎘量子點因其優異的光學和電學性質,在生物成像、生物傳感、生物診斷、光學器件等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傳統的化學合成方法往往涉及到高溫、厭氧、有毒試劑、表面修飾反應過程,不符合綠色、可持續發展的需求。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第一個目的為提供一種利用微生物同步去除廢水中硒、鎘并生成納米硒化鎘的裝置;本發明的第二個目的為提供一種使用上述裝置同步去除廢水中硒、鎘并生成納米硒化鎘的方法;本發明提供的裝置與方法,實現了廢水中的硒、鎘同步去除,并能生成納米硒化鎘。
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利用微生物同步去除廢水中硒、鎘并生成納米硒化鎘的裝置,包括:
設有進水口與出水口的反應室,所述反應室內儲存含有微生物的厭氧顆粒污泥;
氣體收集部件,所述氣體收集部件設置在所述反應室頂部且與所述反應室相連通;
所述厭氧微生物為硫酸鹽還原菌、異化金屬還原菌、硒還原菌、古菌中的任意兩種或多種。
優選地,還設有循環部件,所述循環部件的循環入口、循環出口分別與所述反應室相連通。
優選地,所述循環部件的流量為所述進水口進水流量的3-5倍。
優選地,還設有供氣部件,所述供氣部件與所述反應室相連通,向反應室內提供惰性氣氛。
優選地,在所述進水口前設有pH調節裝置,所述pH調節裝置調節進入所述反應室的水的pH在6.5-7.5之間。
優選地,所述進水口設置在所述反應室下部,所述出水口設置在所述反應室上部。
優選地,所述硫酸鹽還原菌具體為脫硫弧菌,所述異化金屬還原菌具體為假單胞菌;所述硒還原菌具體為厚壁菌,所述古菌具體為甲烷桿菌或甲烷微菌。
優選地,所述反應室內接種的厭氧顆粒污泥的量為所述反應室有效容積的10%-2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華大學,未經南華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7922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