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帶無黏結連續板的抗滲漏橋面無縫化施工構造及其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079158.0 | 申請日: | 2018-0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79697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19 |
| 發明(設計)人: | 莊一舟;蘇浩;盧琪;郭銀鋼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1D19/06 | 分類號: | E01D19/06;C04B28/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黃美娟;王兵 |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杭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連接板 橋面板 主梁 無縫化施工 構造體 連續板 橋面 滲漏 混凝土加鋪層 主梁連接結構 瀝青防水層 連接板兩端 柔性連接板 截面設計 緊密連接 舊橋改造 施工過程 主梁連接 加強層 加腋梁 無縫化 橋墩 薄膜 施工 裂縫 匹配 轉動 上層 鋪設 橋梁 配合 建設 | ||
1.一種帶無黏結連續板的抗滲漏橋面無縫化施工構造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無縫化構造體為橋梁相鄰主梁連接結構,所述的主梁搭置在橋墩的支座上,相鄰主梁(7)連接區域上方布置有無黏結連接板(3),所述無黏結連接板(3)與所述的主梁(7)無黏結配合,所述無黏結連接板(3)與各側主梁相疊合的長度至少為被疊合一側主梁長度的5%;所述的無黏結連接板(3)兩端緊密連接布置有橋面板(4),所述的無黏結連接板(3)與橋面板(4)厚度相匹配;所述的橋面板(4)和無黏結連接板(3)的上層依次鋪設有混凝土加鋪層(2)、薄膜加強層(8)以及瀝青混凝土(1);所述的無黏結連接板(3)由纖維增強混凝土(6)以及分別固定在所述纖維增強混凝土(6)上層端面及下層端面上的橫縱向鋼筋(5)構成;所述的薄膜加強層由瀝青防水涂料(8a)和鋪嵌在瀝青防水涂料之間的土工布(8b)構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無黏結連續板的抗滲漏橋面無縫化施工構造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纖維增強混凝土(6)由水泥、粉煤灰、細沙、聚乙烯醇纖維、減水劑和水混合攪拌制成的混合物;所述的水泥、粉煤灰、細沙和水的質量比為1:0.82~1.86:0.73~1.15:0.45~1.29;所述聚乙烯醇纖維的體積以所述混合物的總體積計為0.01~0.02m3/m3;所述的減水劑的質量以所述水泥和粉煤灰的總質量計為0~0.01g/g。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無黏結連續板的抗滲漏橋面無縫化施工構造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橋面板(4)上鋪設有與橋梁平行的縱向鋼筋及橋梁垂直的橫向的鋼筋,所述無黏結連接板(3)上延伸出的縱向鋼筋與相鄰橋面板(4)的縱向鋼筋搭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無黏結連續板的抗滲漏橋面無縫化施工構造體,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加強層的長度至少延伸出超出無黏結連接板(3)0.5米。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無黏結連續板的抗滲漏橋面無縫化施工構造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跨橋梁主梁(7)間設有橫向加勁肋(11),所述的橫向加勁肋(11)安裝于所述橋墩(10)支座上方相鄰橋梁主梁(7)端部的位置。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無黏結連續板的抗滲漏橋面無縫化施工構造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加鋪層(2)在所述的橋墩(10)中心線上設有鋸切槽(9-1)。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無黏結連續板的抗滲漏橋面無縫化施工構造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瀝青混凝土(1)在所述的橋墩(10)中心線上設有鋸切槽(9-2)。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帶無黏結連續板的抗滲漏橋面無縫化施工構造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瀝青混凝土(1)上設有的鋸切槽(9-1)內熱澆密封劑。
9.一種根據權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帶無黏結連續板的抗滲漏橋面無縫化施工構造體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按照如下步驟進行:
a.在相鄰主梁位于支座支承的位置設置局部附加橫向加勁肋(11),并將設置橫向加勁肋(11)的主梁部位置于所述的支座上;
b.在相鄰橋梁主梁(7)接縫處區域上方布置無黏結連接板(3),在所述的無黏結連接板(3)兩端分別布置橋面板(4),所述的無黏結連接板(3)與橋面板(4)厚度相匹配,所述的無黏結連接板(3)上延伸出的縱向鋼筋與相鄰橋面板(4)的縱向鋼筋相搭接;所述的無黏結連接板(3)由纖維增強混凝土(6)以及分別加固在所述纖維增強混凝土(6)上層端面及下層端面上的橫縱向鋼筋(5)構成;所述無黏結連接板(3)與所述的主梁橋梁(7)無黏結配合,所述無黏結連接板(3)與各側主梁相疊合的長度至少為被疊合一側主梁長度的5%;所述纖維增強混凝土(6)由聚乙烯醇纖維、水泥、粉煤灰、細沙、減水劑和水混合制成;
c.在所述的橋面板(4)和無黏結連接板(3)上層依次鋪設有混凝土加鋪層(2)、薄膜加強層(8)以及瀝青混凝土(1),所述的混凝土加鋪層(2)在相鄰主梁(7)連接位置設有混凝土加鋪層鋸切槽(9-1),所述的瀝青混凝土(1)在的相鄰主梁(7)連接位置設有瀝青混凝土鋸切槽(9-2),在所述的瀝青混凝土鋸切槽(9-2)內熱澆密封劑;所述的薄膜加強層由瀝青防水涂料(8a)和土工布(8b)構成,所述的土工布(8b)鋪嵌在所述瀝青防水涂料(8a)之間,所述薄膜加強層(8)先在混凝土加鋪層(2)上涂刷瀝青防水涂料(8a),再于無黏結連接板(3)所處位置混凝土加鋪層(2)鋪設土工布(8b),再在土工布(8b)上方涂刷瀝青防水涂料(8a)。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工業大學,未經浙江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79158.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