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適用于履帶鐵齒工件的余熱淬火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078836.1 | 申請日: | 2018-0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55870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24 |
| 發明(設計)人: | 劉鈞;沈祁陽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高致精工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1D9/00 | 分類號: | C21D9/00;C21D1/63;C21D1/02 |
| 代理公司: | 長沙星耀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43205 | 代理人: | 龍騰 |
| 地址: | 421199 湖***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適用于 履帶 工件 余熱 淬火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鍛造領域,特別是一種余熱淬火裝置。
背景技術
如圖1所示的履帶鐵齒零件,該零件包括一個扁平的長方體,在長方體的中間部位有兩個間隔的凸臺,凸臺與長方體由較小圓弧過渡。由于該零件形狀較復雜,截面有較大突變,各部的金屬變形量也不一致,給余熱處理帶來較大難度。
該零件原來的余熱淬火入槽方式采用普通的溜槽結構(見圖2),其缺點為:工件4經溜槽3滑入淬火池1后,會極不規律地掉落在輸送帶2上,造成工件各部分的冷卻速度無法掌握和控制,相應地在冷卻過程中所產生的熱應力和組織應力也無法預測和控制,兼之工件各部截面變化較大,又是細長類工件,因此,熱處理最應控制和杜絕的三大缺陷:變形、硬度不合格和開裂,均無法得到保證。而工件變形大、硬度不均勻不合格、廢品率高,均會大大增加制造成本,降低了企業競爭力。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適用于履帶鐵齒工件的余熱淬火裝置。
本發明關于方法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適用于履帶鐵齒工件的余熱淬火裝置,包括淬火池和安裝在淬火池內的輸送帶和溜槽,所述溜槽的下端位于輸送帶的上方,所述溜槽的上端伸出于淬火池,所述溜槽由兩根導向管、兩塊L形側板和一塊頂板構成,其中兩根導向管間隔一定的距離平行設置,每根導向管的外側管壁各與一塊L形側板焊接,兩塊L形側板的頂部與所述頂板兩端相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導向管露出淬火池的一段向下彎曲,使整個溜槽的上端開口形成喇叭口。
優選地,所述溜槽斜向設置在淬火池內。
在一個實施例中,兩塊L形側板的頂部與所述頂板兩端相焊接。
上述技術方案中,由于溜槽由兩根導向管、兩塊L形側板和一塊頂板構成,其中兩根導向管間隔一定的距離平行設置,這樣在將履帶鐵齒工件放到溜槽上時,工件的凸臺必然都是向下穿過兩根導向管的間隙,導向管、L形側板和頂板對工件的不同角度進行限制,工件利用自重會保持同一狀態掉落在輸送帶上,且會掉在輸送帶的同一位置上,使工件統一了擺放方向和位置,而淬火池內同一位置處的冷卻速度是可以控制的,這樣就實現了讓所有工件在同一最佳條件下進行淬火的目的。
本發明提供的淬火裝置具有以下積極效果:
1)通過控制冷速和工件入水方向減小了工件的變形量,使變形量控制在要求范圍內,免去了整平工序;
2)工件硬度更加趨于一致,杜絕了硬度不合格現象,免去了返修工序;
3)由于工件各部分冷卻速度得到控制,大大減少了工件開裂的可能性,因此,可大幅提高工件合格率;
4)縮短工件制造周期,提高了生產效率,提高了工件的競爭力;
5)滑道空間減少,工件只能朝一個方向下滑,避免下落方向隨意性。
附圖說明
圖1為履帶鐵齒工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現有技術提供的余熱淬火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中的余熱淬火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中溜槽的A向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為:
1——淬火池 2——輸送帶 3——溜槽 4——工件 31——導向管 32——L形側板 33——頂板。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于本領域技術人員的理解,下面結合實施例與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實施方式提及的內容并非對本發明的限定。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順時針”、“逆時針”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在本發明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機械連接或電連接,也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所述術語的具體含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高致精工機械有限公司,未經湖南高致精工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7883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