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Pebax/TPU共混發泡材料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077608.2 | 申請日: | 2018-0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50734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15 |
| 發明(設計)人: | 張振秀;趙悅;鄒立;溫時寶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8L77/00 | 分類號: | C08L77/00;C08L75/04;C08J9/14;C08J9/12 |
| 代理公司: | 青島中天匯智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41 | 代理人: | 郝團代 |
| 地址: | 2660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pebax tpu 發泡 材料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Pebax/TPU共混發泡材料,其按照重量份數的配方為:Pebax和TPU的總份數為100份,Pebax與TPU的重量比為10:90—90:10,制備方法為將Pebax與TPU共混后造粒,將粒子烘干后,放入裝有適量水的高壓反應釜中,開啟攪拌,通入物理發泡劑并升溫、加壓使其達到超臨界狀態,當超臨界流體在聚合物粒子中達到飽和后,打開閥門,通過快速泄壓,制得微孔發泡珠粒。本發明制備的微孔彈性體發泡材料具有優異的回彈性、加工性能、耐低溫性、抗沖擊性、耐磨性、耐腐蝕性、耐老化性以及動力學性能,且采用超臨界發泡方法,制備得到的材料無毒、環保、無污染。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高分子材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Pebax/TPU共混發泡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Pebax是一種嵌段聚醚酰胺彈性體產品,屬于工程聚合物,是無需增塑的熱塑性彈性體。分子鏈具有優異的柔順性,硬度范圍廣泛,回彈性良好,易加工;Pebax材料的低溫抗沖擊性能好,低溫不硬化;遲滯性能低,有非常好的動力學性能;耐化學腐蝕,具有優異的抗老化和日光暴曬能力。耐曲撓和耐疲勞性好,能減少斷裂、增加回彈和優異的“手感”。Pebax材料常用于汽車工業中,以及用作運動器材等。
TPU指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橡膠,有聚酯型和聚醚型之分,化學結構上沒有或很少交聯,其分子基本是線性的,存在一定的物理交聯。TPU的硬度范圍寬、耐磨、耐油、透明、彈性好、可加熱塑化,在日用品、體育用品、玩具、裝飾材料等領域具有廣泛應用。
目前,TPU材料存在成型性能不好(制品易收縮),聚酯型的不耐水解,聚醚型的耐候性差(制品易黃變)等缺點。而單純使用Pebax材料制造的產品成本太高。在工業生產和應用中,需要一種密度小,耐腐蝕,回彈性和力學性能較優的彈性體發泡材料。將Pebax和TPU兩種材料共混后,采用超臨界流體使其發泡制得的材料,可以很好的彌補兩種材料的不足。相同的發泡條件下,相比單純的Pebax發泡材料,通過調節兩種材料的比例以及相應的工藝,共混材料的密度可以做到更低且硬度變化不大,從而獲得超輕、高彈、高強的發泡材料。
廣東科進尼龍管道制品有限公司和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的專利《泡沫聚氨酯改性MC尼龍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授權公開號:CN 103834163B)公開了一種泡沫聚氨酯改性MC尼龍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通過化學合成的方法制備聚氨酯(PU)和MC尼龍(也稱澆鑄尼龍)的復合材料,而本專利采用物理機械共混的方法,選用的材料也有很大的差異,TPU指熱塑性彈性體,Pebax是嵌段聚醚酰胺彈性體,所以最終獲得的產品有本質的區別。
關于TPU材料共混的專利有很多。比如,巴斯夫歐洲公司的專利《由聚交酯(PLA)和熱塑性聚氨酯(TPU)制備共混物的方法》(申請公布號:CN 103003360A)公開了一種由聚交酯(PLA)和熱塑性聚氨酯(TPU)制備共混物的方法。路博潤高級材料公司的專利《阻燃熱塑性聚氨酯組合物》(申請公布號:CN 103403093A)公開了一種配合特定TPU與聚膦酸酯均聚物或共聚物的制備方法。但是,以上專利沒有涉及到如何制備聚合物共混物的發泡材料。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Pebax/TPU共混發泡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解決TPU材料制品密度大易收縮,產品不耐水,耐候性差,易黃變等問題,以及生產Pebax產品成本高的問題,最后獲得一種超輕、高彈、高強的發泡材料。
本發明解決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Pebax/TPU共混發泡珠粒材料,按照重量份數的配方為:Pebax與TPU的總份數為100份,Pebax與TPU的重量比為10:90—90:10,將兩種材料通過雙螺桿擠出機共混造粒,通過超臨界發泡的方法制備Pebax/TPU共混發泡材料。
一種Pebax/TPU發泡材料的制備方法,其具體步驟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科技大學,未經青島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7760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防水海底電纜保護套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表面多孔尼龍微球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