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抑菌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076291.0 | 申請日: | 2018-0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99307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03 |
| 發明(設計)人: | 楊靜美;葉滔;劉光華;鄭奕雄;雷澤湘;王為華;蔣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 |
| 主分類號: | C07D235/32 | 分類號: | C07D235/32;A01N43/52;A01P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000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化合物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具體涉及一種抑制擬盤多毛孢屬、荔枝霜疫霉菌、花生黑腐病菌新型藥劑的制備方法。采用萘乙酸,溴乙醇,多菌靈原藥作為合成原料,反應得萘乙酸?多菌靈耦合物,即為終產物。本發明還公開了這種新型化合物的核磁共振結構數據、氫譜圖、碳譜圖。該化合物對擬盤多毛孢屬、荔枝霜疫霉菌、花生黑腐病菌均有良好的抑菌作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研究表明,由于多菌靈的廣譜性,其對擬盤多毛孢屬、荔枝霜疫霉菌、花生黑腐病菌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擬盤多毛孢屬真菌(Pestalotiopsis)是一類廣泛分布的植物病原菌,危害性大,發病率高,可寄生大約五十多科植物,植物受害后表現為葉斑、腐爛、潰瘍等癥狀,嚴重影響產品的產量和品質。該病菌存在寄生、腐生和內生種類。內生擬盤多毛孢的宿主植物十分廣泛,包括松科、杉科、蘭科、棕櫚科、山茶科等。研究表明,多菌靈在室內毒力測定時,對擬盤多毛孢屬引起的枇杷灰斑病表現良好,但田間防效一般,原因可能是由于田間長期施藥產生抗藥性。
荔枝霜疫霉病在我國荔枝產區為害嚴重,由荔枝霜疫霉菌(Peronophythoralitchi)引起,從花期至采果期均有發生,尤以果實受害最嚴重,造成落花、落果、爛果,損失可達30-70%。儲存期間,病害可繼續發展,嚴重影響荔枝鮮果的貯運和外銷。面對日趨嚴重的荔枝霜疫霉病,果農不得不多藥并用,并提高施藥頻率和濃度來加強防治,造成病原抗藥性提高,藥效下降,生產成本上升,農藥殘留等后果和風險,制約了荔枝產業的健康發展。研究表明,多菌靈對該病害雖有內吸和治療性作用,但僅有中等防效,且使用歷史已有幾十年,是極易產生抗性的藥物。
花生黑腐病由冬青麗赤殼菌(Calonectria ilicicola Boedijin&Reitsma)侵染引起。據報道,目前尚無合適的藥劑可以防治花生黑腐病,也沒有可以選用的高抗品種。花生黑腐病菌不僅對花生造成毀滅性的危害,對大豆、藍莓、苜蓿、豇豆等其他多種作物均有危害。花生黑腐病為害花生時,會侵染地下組織。最先侵染根尖,后主根和胚軸變黑、壞死。受侵染幼和成株都會萎蔫、死亡。多菌靈作為廣譜性殺菌劑,室內研究發現對花生黑腐病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田間效果明顯下降,可能也與田間長期施用此類藥物產生抗性有關。鑒于多菌靈的特性,在保持其殺菌作用的基礎上,將其與萘乙酸偶聯,進行結構改造,得到新型化合物萘乙酸-多菌靈,并利用萘乙酸的極性定向傳導特性,將耦合物運輸到花生受害的最初部位——根尖,達到定向作用的目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抑菌效果顯著、經濟的化合物,并同時提供其制備方法和抑菌應用。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技術方案一:
本發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種結構式如式(I)的化合物:
技術方案二:
本發明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種抑菌劑,其包含式(I)化合物:
技術方案三:
本發明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式(I)的化合物的制備方法:
1)由萘乙酸(II)和溴乙醇(III)發生酯化反應得到式(IV)化合物:
2)由式(IV)化合物和多菌靈(V)在堿性條件下反應得到式(I)化合物: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改進,所述步驟1)中還存在催化劑,所述催化劑選自N,N’-二環己基碳二亞胺(DCC)、EDCI、DIC、DMAP和HOBT。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仲愷農業工程學院,未經仲愷農業工程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7629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溴氯海因合成過程中的尾氣處理工藝
- 下一篇:一種制備馬來酰肼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