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風墻裝置的棗類果實收獲機及其工作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074458.X | 申請日: | 2018-0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93848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01 |
| 發明(設計)人: | 張翔;張銘耀;黃煌輝;吳錦鴻;施火結;林偉青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農林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D46/00 | 分類號: | A01D46/00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創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學俊 |
| 地址: | 350002 福***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風墻 果實收獲機 風墻裝置 筒形 小車底盤 底盤 果實 工作效率高 分類處理 間隔設置 渦旋氣流 中間設置 內周部 風扇 收料 吸入 落葉 工作量 轉動 樹葉 旋風 收獲 風力 生產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風墻裝置的棗類果實收獲機及其工作方法,包括小車底盤,位于小車底盤上方設置有風墻底盤,風墻底盤上設置有可相對其轉動的筒形風墻,筒形風墻中間設置有利用渦旋氣流將果實和樹葉吸入的收料腔,筒形風墻內周部間隔設置有多個用以產生氣流的風扇。本發明基于風墻裝置的棗類果實收獲機利用風力生產旋風,將果實和落葉一并收獲后再進行分類處理,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可大大降低工作量,提高經濟效益。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風墻裝置的棗類果實收獲機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術
收獲棗類果實目前基本采用人工采摘的方式,純粹依靠人工采摘不僅效率低,而且勞動力量大。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使用方便,效率高的基于風墻裝置的棗類果實收獲機及其工作方法。
本發明采用以下方案實現:一種基于風墻裝置的棗類果實收獲機,包括小車底盤,位于小車底盤上方設置有風墻底盤,風墻底盤上設置有可相對其轉動的筒形風墻,筒形風墻中間設置有利用渦旋氣流將果實和樹葉吸入的收料腔,筒形風墻內周部間隔設置有多個用以產生氣流的風扇。
進一步的,所述風墻底盤中間開設有下料口,風墻底盤下側設置有控制下料口啟閉的出料盤,位于下料口下方設置有下料滑道。
進一步的,所述小車底盤上設置有電機,風墻底盤下方設置有支撐盤,支撐盤上設置有內齒圈,位于內齒圈中間設置有太陽輪和行星輪,每個行星輪經萬向軟軸A與筒形風墻外側壁相連接,萬向軟軸A內的鋼絲軟軸A一端與行星輪相連接,另一端穿過筒形風墻與對應風扇的葉片軸相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電機經齒輪加速裝置與所述太陽輪傳動連接,所述齒輪加速裝置包括多級齒輪組以及與其中一級齒輪組上齒輪同軸連接的飛輪;所述電機經萬向軟軸B與齒輪加速裝置的第一級齒輪組的主動齒輪相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萬向軟軸B上套設有一上一下的兩個套殼,兩個套殼經液壓伸縮桿連接在一起。
進一步的,所述小車底盤由四個麥克納姆輪支撐;所述風墻底盤上表面設置有螺旋條紋,所述風扇出風方向斜向下。
進一步的,下料滑道包括上滑道和下滑道,所述上滑道上開設有供果實下落至下滑道的通孔,位于上滑道出料端下方設置有集葉桶,位于下滑道出料端下方設置有集果桶。
本發明的另一技術方案:一種如上所述基于風墻裝置的棗類果實收獲機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控制驅動筒形風墻和風扇的葉片轉動,風扇吹出的風形成渦旋氣流,產生旋風;(2)移動棗類果實收獲機,筒形風墻靠近棗樹并籠罩在樹枝上;(3)將樹枝上的果實與樹葉一并通過生成的渦旋氣流吸入收料腔中;(4)控制筒形風墻和風扇停止,打開出料盤,果實和樹葉落到下料滑道上,果實能夠從上滑道的通孔中落到下滑道上并落入集果桶中,樹葉順著上滑道落入集葉桶中。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發明基于風墻裝置的棗類果實收獲機利用風力生產旋風,將果實和落葉一并收獲后再進行分類處理,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可大大降低工作量,提高經濟效益。
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將通過具體實施例和相關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構造立體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俯視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中筒形風墻構造圖;
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中筒形風墻底視圖;
圖5是本發明實施例下料滑道構造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農林大學,未經福建農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74458.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花椒修剪采收方法及種植方法
- 下一篇:茶葉采摘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