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腕投設備的投影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073876.7 | 申請日: | 2018-0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6791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10 |
| 發明(設計)人: | 陳祥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中科創達軟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3B21/14 | 分類號: | G03B21/14 |
| 代理公司: | 西安毅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5 | 代理人: | 文蓉 |
| 地址: | 710000 陜西省西安市高新區科***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投影模式 投影 電量 電量狀態信息 電量變化 動態調節 動態選擇 用戶體驗 低電量 耗電 下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腕投設備的投影方法,包括:獲取當前腕投設備的電量狀態信息;根據當前的電量動態選擇腕投設備的投影模式,所述投影模式至少包括第一投影模式、第二投影模式以及第三投影模式,所述第一投影模式下腕投設備的電量大于其他投影模式。當電量變化時,動態調節選擇投影的策略,在低電量時,避免不必要的顯示,減少耗電,延長設備的使用時間,提高用戶體驗。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腕投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腕投設備的投影方法。
背景技術
伴隨著投影技術的發展和全息投影技術的熱度,已經有科研組織和電子廠商投身到這個領域進行進一步的研究。智能穿戴(腕投設備)在顯示方面不同于手機,為此很多開發者開始了新的嘗試,例如采用覆蓋手臂的曲面屏幕以及將觸摸區域移動到手臂上。
首先,“腕投”是釋放了用戶的手機依賴特性。作為目前最具想象力空間的穿戴式設備產品,“腕投”從一開始的定位就是手機的附加設備。而與別的附加設備不同的地方,在于這款“腕投”的價值還應發揮到最大化程度。
其次,“腕投”本身在體積、價格等方面的優勢,也將促使用戶的生活與工作效率可以變得更。作為手機產品的衍生品,“腕投”的產品初衷就在于便攜和另類創新,因此這種優勢結合在“腕投”的情況下,用戶的工作與學習效率無疑將邁上新的臺階。
再次,“腕投”除了其基本投射功能之外,其還有可能成為物聯網與用戶交互的入口方式。
腕投會擁有3種形態:戴在手腕上,可以在手背上投影出最小2英寸的可觸控屏幕的手腕模式;放在桌面上投影出類似平板的操控屏幕的桌面模式;以及直接在墻上投影 出最大60英寸屏幕的墻投模式。
Android 平臺在4.2版本之后新增了對于多屏的支持,主要有3種屏幕類型:主屏幕(Primary Display)、外屏幕(External Display)和虛擬屏幕(Virtual Display)。其中自帶屏幕一般識別為主屏幕,而HDMI將會被設為外屏幕。為了方便APP訪問上述3種屏幕,Android還提供了一個統一的屏幕管理服務DisplayManagerService。雖然屏幕被劃分為3種類型,但是建立于它們之上的窗口合成以及渲染依然統一由 SurfaceFlinger管理。這些新特性的引入確保了雙屏異顯的框架基礎。
Android雙屏顯示在系統中添加SPI物理屏,然后APP通過Presentation布局需要在副屏上顯示的內容,WMS(WindowManagerService)會對主/副屏顯示內容統一管理,最后顯示到設定的屏幕上。
但是上述方案中投影屏的顯示規則是固定的,例如頻繁將投影設備開啟或從待機狀態喚醒為工作狀態,耗電量大;另外投影開啟后投影參數不會適應電量的情況進行一定的調整。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腕投設備的投影方法,本發明的優點:當電量變化時,動態調節選擇投影的策略,在低電量時,避免不必要的顯示,減少耗電,延長設備的使用時間,提高用戶體驗。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腕投設備的投影方法,包括:
獲取當前腕投設備的電量狀態信息;
根據當前的電量動態選擇腕投設備的投影模式,所述投影模式至少包括第一投影模式、第二投影模式以及第三投影模式,所述第一投影模式下腕投設備的電量大于其他投影模式。
在本發明的一個優先實施例中,所述腕投設備的電量超過第一閾值則啟動第一投影模式,所述腕投設備的電量低于第二閾值則啟動第二投影模式,所述腕投設備的電量介于第一閾值和第二閾值之間則啟動第三投影模式。
在本發明的一個優先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閾值下的電量值為總電量的30-40%,第二閾值下的電量值為總電量的10-1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中科創達軟件有限公司,未經西安中科創達軟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73876.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