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叢枝菌根真菌15N同位素標記裝置及制作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073591.3 | 申請日: | 2018-0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07926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09 |
| 發明(設計)人: | 紀寶明;董強;王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林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G18/00 | 分類號: | A01G18/00;G01N3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凱特來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鄭立明;趙鎮勇 |
| 地址: | 100083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菌絲生長 同位素 注射管 隔網 叢枝菌根真菌 同位素標記 菌絲 植物吸收氮 垂直關系 角度矯正 角度連接 傾斜連接 室外試驗 外界環境 營養溶液 營養元素 地平面 封鎖環 開口處 熱熔膠 粘合 試驗 制作 量化 擴散 室內 覆蓋 吸收 研究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叢枝菌根真菌15N同位素標記裝置及方法,包括菌絲生長室、同位素注射管,菌絲生長室開口處覆蓋有隔網,所述隔網用隔網封鎖環固定。用角度矯正器將同位素注射管與菌絲生長室按固定角度連接,在連接處用熱熔膠粘合牢固,使菌絲生長室與同位素注射管成45°傾斜連接,同時,保持同位素注射管與地平面成垂直關系。可準確量化AMF菌絲對植物吸收氮的相對貢獻,易于操作,制作簡單,便于試驗設置。同時,有效得解決了營養溶液外滲擴散問題,廣泛適用于室內和室外試驗,消除外界環境對試驗開展的限制,便于進行植物通過利用AMF菌絲吸收營養元素的研究。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微生物氮元素吸收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叢枝菌根真菌15N同位素標記裝置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叢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簡稱AMF)是土壤中分布最廣泛的一類與植物專性共生的微生物,在草地、森林和農田生態系統中,80%以上的植物都可與AMF形成互惠共生的關系。AMF是土壤中生態功能最為重要的微生物功能群之一,對植被的養分循環、生產力和穩定性都起著重要的調控作用。AMF形成的菌絲網絡可以幫助植物吸收氮、磷等土壤養分,改善植物的水分狀況提高植物抗旱性,增強植物抗病能力,改良土壤結構等。
為了研究不同植物誘導形成的AMF的功能差異,量化AMF菌絲對植物氮吸收的相對貢獻,常常采用分室隔網裝置。自1973年首次提出隔網分室系統以來,AMF的分室培養一直是人們探究的關鍵技術,然而,傳統分室隔網裝置成平行設置,容易受到外界其他菌類的影響,菌絲生長室不能完全與外界隔離。同時,分室裝置僅適應于室內試驗進行,對植物本身生長環境擾動較大,不能完全將植物根系和AMF菌絲生長室分隔,植物根系與 AMF菌絲之間仍存在元素擴散外滲問題,不利于準確量化AMF菌絲對植物氮吸收的相對貢獻。
目前,室外和室內通用的AMF15N同位素標記裝置未能得到廣泛應用,對植物通過利用 AMF菌絲吸收營養元素的研究帶來限制。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叢枝菌根真菌15N同位素標記裝置及制作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發明的叢枝菌根真菌15N同位素標記裝置,包括菌絲生長室,所述菌絲生長室的側壁與同位素注射管成45°傾斜連接,所述菌絲生長室開口處覆蓋有隔網,所述隔網用隔網封鎖環固定。
本發明的上述的叢枝菌根真菌15N同位素標記裝置的制作方法,包括步驟:
步驟一:用角度矯正器將菌絲生長室放置于菌絲生長室固定區,在距離菌絲生長室開口3cm處鉆一個孔,直徑0.3mm,與同位素注射管口直徑相同;
步驟二:用角度矯正器將同位素注射管與菌絲生長室按固定角度連接,在連接處用熱熔膠粘合牢固,使菌絲生長室與同位素注射管成45°傾斜連接,同時,保持同位素注射管與地平面成垂直關系;
步驟三:選取室內盆栽試驗植物或者室外野生試驗植物,確定植物根際生長區域;
步驟四:將植物生長區域的適量土壤過篩去除根段后,經高壓高濕滅菌裝入菌絲生長室;
步驟五:將兩種孔徑的隔網按試驗設計要求分別覆在菌絲生長室瓶口,用隔網封鎖環將隔網固定,并旋轉隔網封鎖環,螺紋與菌絲生長室瓶口凹槽緊密切合,同位素標記裝置制作完成;
步驟六:將同位素標記裝置保持與地平面傾斜45°傾斜,同時,同位素注射管與地平面成垂直關系,埋于植物根系生長20cm深處,將原位土覆于同位素標記裝置上,保持植物生長原始環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林業大學,未經北京林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7359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雙孢菇的培菌工藝
- 下一篇:一種桑枝秀珍菇的栽培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