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群體構建期指數對水稻品種篩選的評價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073345.8 | 申請日: | 2018-0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18626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26 |
| 發明(設計)人: | 陳松;徐春梅;王丹英;褚光;陳麗萍;章秀福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水稻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N33/00 | 分類號: | G01N33/00;G06Q50/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沈淵琪 |
| 地址: | 31000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群體 構建 指數 水稻 品種 篩選 評價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群體構建期指數對水稻品種篩選的評價方法。其包括:1)通過測得的入射值和透射值確定冠層光照輻射截獲率;2)將測得的光照輻射截獲率代入公式(1),擬合得到冠層光照截獲率增長基準速率、最大截獲率和初始截獲率;3)通過步驟2)中得到的最大截獲率和初始截獲率代入公式(2),確定冠層構建期。上述的一種用于評估水稻冠層構建期的測定方法,通過測定冠層光照輻射截獲率得到水稻冠層構建期的特征指標最大截獲率和初始截獲率,從而明確了水稻冠層構建期,為實際工作生產作指導。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群體構建期指數對水稻品種篩選的評價方法。
背景技術
水稻冠層的構建是光能資源高效利用的關鍵,但是長期以來對冠層構建過程缺乏科學的定義,相對應得概念常常與水稻的分蘗期、營養生長期相互混淆,而且缺乏系統、有效、科學的標準測定方法。因此長期以來,缺乏成熟的評測體系來定義水稻冠層構建從何時開始,何時截止,構建的時間,如何確定等一系列問題。沒有這一量化的指標,使得大量光照輻射資源的利用研究往往陷入誤區,甚至給出錯誤結論,同時也不利于水稻光能資源高效品種的篩選與利用。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設計提供一種用于評估水稻冠層構建期的測定方法的技術方案。
所述的一種基于群體構建期指數對水稻品種篩選的評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選擇晴朗天氣,于水稻移栽或直播后10天在每個小區選取長勢相近的區域測定太陽有效輻射入射值和透射值,測得時,根據田間株行距,分別測定不同走向,每個方向各測定六次重復,取平均值,以5-7天為間隔,測定整個生育期,通過測得的入射值和透射值確定冠層光照輻射截獲率,冠層光照輻射截獲率=1-透射值/入射值;
2)將測得的光照輻射截獲率代入公式(1),擬合得到冠層光照截獲率增長基準速率、最大截獲率和初始截獲率;
(1)
其中:LI為冠層光照輻射截獲率,LImax為最大截獲率,LIinit為初始截獲率,r為冠層光照截獲率增長基準速率,t為移栽或直播后的天數;
3)通過步驟2)中得到的最大截獲率和初始截獲率代入公式(2),確定冠層構建期;
(2)。
所述的一種基于群體構建期指數對水稻品種篩選的評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1)中太陽有效輻射入射值為冠層上方10-20cm區域內測定的值,所述的太陽有效輻透射值為冠層內部,土層以上10-20cm區域內測定的值。
所述的一種基于群體構建期指數對水稻品種篩選的評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1)中不同走向為縱向和橫向。
上述的一種基于群體構建期指數對水稻品種篩選的評價方法,通過測定冠層光照輻射截獲率得到水稻冠層構建期的特征指標最大截獲率和初始截獲率,從而明確了水稻冠層構建期,為實際工作生產作指導。
附圖說明
圖 1 不同品種冠層截獲率(LI)動態變化;
圖2不同水稻品種冠層構建期差異;
圖3冠層構建期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
實施例1:一種基于群體構建期指數對水稻品種篩選的評價方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水稻研究所,未經中國水稻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7334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