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多元數據融合的遙感相機立體測繪方法和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073334.X | 申請日: | 2018-0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25282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9 |
| 發明(設計)人: | 高衛軍;王偉之;李旭;蔡偉軍;孫世君;周小華;劉曉鵬;鄧永濤;宗云花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C11/12 | 分類號: | G01C11/12 |
| 代理公司: | 中國航天科技專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張曉飛 |
| 地址: | 100076 北京市豐***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多元 數據 融合 遙感 相機 立體 測繪 方法 系統 | ||
一種基于多元數據融合的遙感相機立體測繪方法和系統,系統由前視相機、后視相機、中央棱鏡、星相機、激光測距儀和足印相機組成,前后視相機用于獲取高分辨率影像,星相機用于完成高精度姿態測量,中央棱鏡用于星相機姿態向前后視相機的精確傳遞,激光測距儀提供輔助高程信息,足印相機提供包含激光足印點的地物影像,通過GPS信息,星相機姿態信息、后視相機影像與激光足印圖像匹配,可完成激光指向向后視相機的傳遞,從而將激光測距儀的高程測量結果準確傳遞到后視相機,可以得到后視相機影像的高精度高程信息。上述數據可用于制作無控制點高精度立體影像。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航天光學遙感器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基于多元數據融合的遙感相機立體測繪實現方法,可應用于航天測繪領域,提高無控制點測繪精度。
背景技術
航天測繪是航天光學遙感領域的重點和難點,按照測繪體制分類可分為單線陣、雙線陣、三線陣測繪。
單線陣測繪體制主要代表為美國的worldview系列,2016年11月發射的worldview-4衛星采用單線陣測繪,無控制點平面定位精度達到4m(CE90),該衛星采用一體化設計,除了配置一臺高分辨率相機(0.25m),還配置了高精度星敏感器,采用控制力矩陀螺(CMG)提供快速機動能力。
雙線陣測繪體制有法國的SPOT5衛星和印度的Cartosat-2衛星,SPOT-5衛星具備高精度的軌道確定裝置和高精度星敏感器,相對平面精度3m,高程精度10m,無控條件下定位精度75m,可測制1:5萬地形圖。印度于2007年1月發射了Cartosat-2測繪衛星。它所攜帶的全色相機提供的影像空間分辨率優于1米,幅寬9.6km。Cartosat-2在飛越地球上空時,可以獲取不同方位的成像目標。攝取的影像可以制作1:10000比例尺地圖。
三線陣測繪體制主要有我國的資源三號衛星和日本的ALOS衛星,資源三號衛星采用星敏與相機一體化設計,激光測距儀提供輔助高程信息,可滿足1:5萬比例尺制圖和1:2.5萬比例尺地圖修測。ALSO衛星前視和后視地相機幅寬35km,正視相機幅寬70km,地面分辨率2.5m,另有三臺高精度的星敏感器,姿態測量精度達0.72,具有高精度的軌道確定精度,精度達1m。能夠在無控制點條件下,實現精確的目標定位,達到平面精度5m,高程精度8m,按設計可測制1:2.5萬比例尺的地圖。
上述測繪相機雖然測繪體制不同,但為了保證地面定位精度,均要求相機與星敏感器一體化設計,對載荷有嚴格的熱控要求;專利CN201410512678主要通過共光路設計解決激光測距儀與相機指向關系確定問題,設計難度較大;專利CN201611048572主要對多通道相機主被動復合測繪體制進行了描述,未對高程信息計算進行詳細說明。
為降低測繪相機載荷研制難度,有必要開展基于多元數據融合的測繪方法設計。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基于多元數據融合的遙感相機立體測繪實現方法,該方法采用雙線陣高分辨率相機、星相機、激光測距儀、中央棱鏡、足印相機集成設計,利用雙線陣相機的高分辨率影像、激光測距儀的高程信息、星相機獲取的姿態測量信息、足印相機獲取的激光足印影像等進行多元數據融合。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基于多元數據融合的遙感相機立體測繪實現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1)利用前、后視相機在一條航線上獲取兩個測站的地物影像,并記錄兩個測站對應的GPS軌道數據,利用星相機獲取姿態信息;
2)計算得到前視相機、后視相機姿態;
3)利用激光測距儀獲取測距信息,激光測距儀所發出激光束經過分光進入足印相機,足印相機同步對地物進行成像,從而獲取包含激光足印標記的地物影像,將該影像與步驟1)中后視相機獲取的地物影像進行圖像匹配,獲得激光足印標記在后視相機地物影像中的位置信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未經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7333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