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微電解-加壓生物過濾處理工業廢水生化尾水的耦合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073147.1 | 申請日: | 2018-0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38701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27 |
| 發明(設計)人: | 潘涌璋;湯培煒 | 申請(專利權)人: | 暨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華學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劉瑜;蘇運貞 |
| 地址: | 510632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解 加壓 生物 過濾 處理 工業廢水 生化 耦合 工藝 | ||
1.一種微電解-加壓生物過濾處理工業廢水生化尾水的耦合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微電解反應器預處理:將工業廢水生化尾水的pH調整到3.5~5.5后送入充填有微電解填料的微電解反應器內進行預處理;其中,控制微電解反應器內溶解氧的濃度為1.5~2.5mg/L,水力停留的時間為1~2小時;
(2)加壓生物過濾處理:采用加壓生物過濾器對步驟(1)中經微電解反應器預處理后的出水進行處理;其中,加壓生物過濾器內填微生物磁性填料,充填率50~65%,壓力0.2MPa,氣水比為2~4:1,水力停留時間為1.5~3小時;
步驟(1)中所述的微電解填料包含以下按重量份數計的組分:鐵粉35~45、活性炭10~25、黃銅礦7~15、粉煤灰5~10、膨潤土8~13、海泡石6~12、造孔劑3~8和粘接劑4~14;
步驟(2)中所述的微生物磁性填料由表面開孔直徑為35mm~80mm的空心塑料球,直徑為6mm球狀永久磁鐵,以及粒徑為3mm~5mm的浮石或沸石顆粒構成;其中所述的球狀永久磁鐵,及浮石或沸石顆粒填充到空心塑料球內部;
所述的永久磁鐵,與浮石或沸石的體積比為3~5:95~97;
步驟(1)中所述的微電解填料通過如下方法獲得:
(I)按如下重量比準備原材料:鐵粉35~45、活性炭10~25、黃銅礦7~15、粉煤灰5~10、膨潤土8~13、海泡石6~12、造孔劑3~8和粘接劑4~14;
(II)將步驟(I)中的原材料混合均勻后造粒成直徑為4~6cm的顆粒,干燥,然后在1000℃下隔絕空氣焙燒1~2小時,自然冷卻,得到微電解填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電解-加壓生物過濾處理工業廢水生化尾水的耦合工藝,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造孔劑為碳粉、鋸末屑、聚乙烯醇和羧甲基纖維素鈉中的一種以上;
所述的粘接劑為淀粉。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電解-加壓生物過濾處理工業廢水生化尾水的耦合工藝,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空心塑料球為空心聚苯乙烯塑料球、空心聚乙烯塑料球和空心聚丙烯塑料球中的一種或以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電解-加壓生物過濾處理工業廢水生化尾水的耦合工藝,其特征在于:
步驟(2)中所述的微生物磁性填料的磁感應強度為200~450Gs。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電解-加壓生物過濾處理工業廢水生化尾水的耦合工藝,其特征在于,在步驟(1)之后還包括如下步驟:將經微電解反應器預處理后的出水的pH值調節至7.8~8.8,沉淀后的出水再進入加壓生物過濾器。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電解-加壓生物過濾處理工業廢水生化尾水的耦合工藝,其特征在于,在步驟(2)進行加壓生物過濾處理之前還包括微生物馴化的步驟,具體為:
將取自污水廠的接種污泥,進行悶曝24小時,靜置,棄上清,然后加入步驟(1)中經微電解反應器預處理后的出水馴化7天,再加入鐵污泥馴化10~15天,形成團聚狀生物鐵污泥后再將其加入到加壓生物過濾器內連續馴化20~25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暨南大學,未經暨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73147.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果膠廢水處理方法
- 下一篇:一種城鎮污水處理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