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雙酯型烏頭堿作為有毒蜂蜜的生物標志物及其在鑒別有毒蜂蜜中的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072885.4 | 申請日: | 2018-0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7564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20 |
| 發明(設計)人: | 楊術鵬;關利娟;張金振;李熠;周金慧;金玥;袁媛;王鵬;趙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N30/06 | 分類號: | G01N30/06;G01N30/8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王璐 |
| 地址: | 100093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雙酯型 烏頭 作為 有毒 蜂蜜 生物 標志 及其 鑒別 中的 應用 | ||
本發明涉及食品安全領域,公開了雙酯型烏頭堿(中烏頭堿、次烏頭堿和烏頭堿)作為有毒蜂蜜的生物標志物及其在鑒別有毒蜂蜜中的應用。本發明經過研究發現,雙酯型烏頭堿(中烏頭堿、次烏頭堿和烏頭堿)適合作為有毒蜂蜜的標志物,對烏頭屬有毒蜂蜜進行鑒定,以及對蜂蜜中毒人群進行早期診斷。在此基礎上,本發明優化了蜂蜜樣本的前處理方法和液相串聯高分辨質譜的關鍵參數,此檢測方法可以在不依賴標準品情況下,依據精確質量數的母離子和子離子信息來識別和鑒定蜂蜜中的雙酯型烏頭堿。本發明提供的有毒蜂蜜的生物標志物以及檢測方法,對保護蜂產品消費者的生命健康以及維護蜂蜜消費行業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技術領域
本發明公布了雙酯型烏頭堿(中烏頭堿、次烏頭堿和烏頭堿)作為有毒蜂蜜的生物標志物及其在鑒別有毒蜂蜜中的應用。
背景技術
蜂蜜是蜜蜂從開花植物中采集的花蜜與自身分泌的多種酶混合,經充分釀造而成的天然甜味食品。因蜂蜜中含有多種人體所需的維生素、氨基酸、酚酸類物質、微量元素等有益物質,深受人們喜愛。近年來,我國南方部分省市陸續爆發了多起因食用蜂蜜而致人中毒的公共衛生事件,這使得有毒蜂蜜成為食品安全領域突出問題。為此,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多次發布公告,提醒民眾不要食用未經加工的蜂蜜。我國地域廣闊,氣候類型復雜多樣,植物品種豐富繁多,在我國的部分區域分布著大量的有毒蜜源植物,如雷公藤、昆明山海棠、烏頭、黃杜鵑和鉤吻等。在有毒蜜源植物的花期,其它蜜源匱乏,有毒蜜源植物成為當地優勢群落時,蜜蜂便會采集有毒蜜源植物的花蜜釀制蜜蜂。此時,有毒蜜源植物花蜜中的高毒性物質便會通過蜜蜂采集行為遷移至蜂蜜中,形成有毒蜂蜜。人們一旦誤食這些有毒蜂蜜之后,便會發生中毒反應,嚴重者甚至致人死亡。
云南處于橫斷山脈地區,地勢復雜,植物種類豐富多樣,素有“植物王國”美稱。同時,在云南的山區存在著大量的有毒蜜源植物,導致云南地區的蜂蜜中毒事件頻發。農業部蜂產品監督測試測試中心聯合云南省農科院多次前往云南蜂蜜中毒的事發地區,實地調研導致有毒蜂蜜的有毒蜜源植物,結果表明昆明山海棠、南燭和烏頭可能是導致蜂蜜中毒的關鍵有毒蜜源植物。烏頭屬植物是多年生至一年生草本植物,屬于我國傳統中藥植物,因其具有高毒性,中醫臨床上應用此藥時常發生中毒事件。烏頭屬中的二萜類生物堿是其藥效的關鍵成分,同時也是其毒性物質,其中雙酯型烏頭堿具有較強的生理活性,如中烏頭堿、次烏頭堿和烏頭堿,三者在小鼠中的半數致死量LD50均在0.3mg/kg b.w.以下,屬于劇毒性化合物。
人們在勞動生產實踐中,很早便意識到了烏頭是一類非常重要有毒蜜源植物。烏頭的花期恰是秋季,此時蜜源植物相對匱乏,當烏頭一旦成為當地的優勢蜜源植物,蜜蜂便會采集其花蜜釀制有毒蜂蜜,人們誤食之后,便會發生蜂蜜中毒事件。目前,有關烏頭屬有毒蜂蜜的研究十分匱乏,尚不清楚其有毒蜂蜜致人中毒的物質基礎。烏頭中哪些有毒物質通過蜂蜜的采集行為遷移至蜂蜜中,其化學結構、含量及毒性等科學問題均未得到有效的解答。
因此,急需開展烏頭屬有毒蜂蜜的系統研究,闡明蜂蜜中致人中毒的關鍵毒性物質的化學結構與含量,并基于此,建立蜂蜜中毒性物質的檢測方法,用于有毒蜂蜜的識別與鑒定。
發明內容
烏頭屬有毒蜂蜜的鑒定方法主要是基于蜂蜜中花粉形態鑒別法,但是此方法屬于間接鑒別法,且判別的誤差較大。而近年來我國南方部分省市蜂蜜中毒事件頻發,急需開發出準確可靠的檢測方法。基于此,本發明公布了雙酯型烏頭堿(中烏頭堿、次烏頭堿和烏頭堿)作為有毒蜂蜜的生物標志物,并利用此生物標志物建立烏頭屬有毒蜂蜜的識別和鑒定方法,此外,該檢測方法還可用于蜂蜜中毒人群快速診斷。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之一:雙酯型烏頭堿(中烏頭堿、次烏頭堿和烏頭堿)作為生物標志物在有毒蜂蜜的識別和鑒定方面的應用。
所述中烏頭堿、次烏頭堿和烏頭堿的化學結構式如圖1所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未經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7288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