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觸發后主動鉤掛的爆炸鉤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072457.1 | 申請日: | 2018-0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57593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28 |
| 發明(設計)人: | 姚進;冉天月;黃繽鴻;魏曉玲;劉慧蘭;鐘利華;謝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K83/00 | 分類號: | A01K8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魚鉤 中心柱 鎖鉤 爆炸鉤 固位盤 鎖鉤組 魚鉤組 鉤掛 接線頭 餌料 觸發 固連 均布 布置位置 夾角為 接線孔 彈出 接線 上鉤 鎖住 推入 魚嘴 概率 退出 | ||
一種觸發后主動鉤掛的爆炸鉤,包括接線頭、固位盤、中心柱、魚鉤組、鎖鉤組,接線頭上有接線孔,魚鉤組由多個均布在固位盤上的單個魚鉤組成,鎖鉤組由均布在中心柱上的數量與單個魚鉤相同的單個鎖鉤組成,接線頭、中心柱、魚鉤組均分別與固位盤固連,鎖鉤組與中心柱固連,單個魚鉤和與之對應的單個鎖鉤的布置位置夾角為β。本發明在使用時先將單個魚鉤推入與之對應的鎖鉤鎖住,在爆炸鉤上裝上餌料,當魚咬餌料時魚鉤可退出鎖鉤,向四周彈出,主動鉤掛魚嘴,提高魚的上鉤概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漁具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觸發后主動鉤掛的爆炸鉤。
背景技術
現有的爆炸鉤,由多個魚鉤并列在一起,每個爆炸鉤的魚鉤數量4個到12個不等。雖然爆炸鉤與普通單鉤相比,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中魚的概率,但垂釣者仍需長時間注視魚漂,判斷起釣的最佳時機,對垂釣者的要求較高,降低了垂釣對于初學者的樂趣;同時由于魚鉤包裹在餌料內,在魚咬餌料時,鉤尖不能迅速鉤住魚嘴,容易脫鉤,從而降低了中魚率。
中國專利CN201620485680.5公開了一種扭力彈射魚鉤,它包括觸發針、吊環、固定墜和主鉤,固定墜為圓柱體,其內部開設有第一通孔,觸發針插裝在固定墜的第一通孔內,其一端設置有系線環,吊環通過吊線固裝在固定墜上,主鉤通過鉤柄固裝在固定墜上,其中部設置為扭力彈簧結構,魚線一端固定在吊環上,其中部與系線環固定。
上述扭力彈射魚鉤,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中魚率,然而也存在一些不足:
(1)魚線的連接方式復雜;
(2)用豎直的觸發針鎖住魚鉤較難操作,特別是當魚鉤的數量大于兩個時,一個人很難完成用觸發針將多個魚鉤同時鎖住,并且在操作過程中稍有不慎魚鉤容易反彈傷人;
(3)該專利采用觸發針在豎直方向從魚鉤抽出實現魚鉤的觸發,在實際的垂釣過程中,岸邊的垂釣者往往需要將上好餌料的魚鉤向遠處的水面拋出,拋餌時觸發針針頭被拉緊,固定墜及與之固連的其他零部件容易在慣性的作用下向脫離觸發針的方向移動,造成魚鉤的誤觸發。
因此,有必要設計一種更好的爆炸魚鉤,以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觸發后主動鉤掛的爆炸鉤,操作簡單,安全實用,當魚咬餌料時魚鉤可退出鎖鉤,向四周彈出,主動鉤掛魚嘴,提高魚的上鉤概率。
本發明專利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觸發后主動鉤掛的爆炸鉤,包括接線頭、固位盤、中心柱、鎖鉤組、魚鉤組,其特征在于:接線頭上有接線孔,接線頭、中心柱、魚鉤組均分別與固位盤固連,鎖鉤組與中心柱固連;魚鉤組由多個均布在固位盤上的單個魚鉤組成,鎖鉤組由均布在中心柱上的數量與單個魚鉤相同的單個鎖鉤組成,單個魚鉤和與之對應的單個鎖鉤的布置位置夾角為β。
使用時,先將魚鉤全部推入相對應的鎖鉤中鎖住,使魚鉤強制變形儲能;因為魚鉤較鎖鉤距離中心柱遠,所以魚鉤有遠離中心柱向四周張開的趨勢,即魚鉤儲存了一個對外撐開的復位力矩M1;因為魚鉤和鎖鉤的布置位置夾角為β,所以魚鉤相對于鎖鉤有轉動回原位置所在方向的趨勢,即魚鉤儲存了一個周向的復位力矩M2。然后在爆炸鉤上裝好餌料便可進行垂釣;當魚咬餌時,在魚嘴壓力作用下,魚鉤組進一步向靠近中心柱方向收攏,當魚鉤完全退出鎖鉤作用范圍時,在復位力矩M1和M2的共同作用下,魚鉤組脫開鎖鉤組,魚鉤向遠離中心柱的方向張開,實現主動鉤掛魚嘴。
本發明專利的有益效果是:魚鉤的結構簡單,使用時操作簡便安全,在魚咬餌時可實現主動鉤掛魚嘴,提高魚的上鉤概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魚鉤撐開時的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魚鉤鎖住時的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魚咬鉤時魚鉤動作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中魚鉤豎直放置的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大學,未經四川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7245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