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裝配式預制疊合梁殼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072334.8 | 申請日: | 2018-0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4957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18 |
| 發明(設計)人: | 萬保金 | 申請(專利權)人: | 萬保金 |
| 主分類號: | E04C3/20 | 分類號: | E04C3/20 |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戴繼翔 |
| 地址: | 3300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裝配式 預制 疊合 | ||
本發明涉及一種裝配式預制疊合梁殼,屬于建筑施工技術領域。它包括混凝土層與混凝土層內部的鋼筋籠,鋼筋籠的下半部分埋在混凝土里,鋼筋籠的上半部分裸露在外,疊合梁殼的端部設有“U”型的現澆缺口。從而保證了梁柱節點區的現澆整體性。本發明在一定程度減輕預制構件的自重;本發明通過在梁柱核心區現澆來通過建筑物的整體性;本發明通可減少人工作業,減少現場施工作業。本發明通實現工廠化生產,方便快捷。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裝配式預制疊合梁殼,屬于建筑施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建筑業裝配式建筑領域,常用的全截面預制外圍護墻,自重較大,而且存在梁柱核心區域存在預制與現澆混凝土的收縮冷縫,影響了其整體性。
裝配式建筑規劃自2015年以來密集出臺,2015年末發布《工業化建筑評價標準》,決定2016年全國全面推廣裝配式建筑,并取得突破性進展;2015年11月14日住建部出臺《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綱要》計劃到2020年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20%以上,到2025年裝配式建筑占新建筑的比例50%以上;2016年2月22日國務院出臺《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指導意見》要求要因地制宜發展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鋼結構和現代木結構等裝配式建筑,力爭用10年左右的時間,使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達到30%;2016年3月5日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大力發展鋼結構和裝配式建筑,提高建筑工程標準和質量;2016年7月5日住建部出臺《住房城鄉建設部2016年科學技術項目計劃裝配式建筑科技示范項目名單》并公布了2016年科學技術項目建設裝配式建筑科技示范項目名單;2016年9月14日國務院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升級;2016年9月27日國務院出臺《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指導意見》,對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和鋼結構重點區域、未來裝配式建筑占比新建筑目標、重點發展城市進行了明確。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裝配式預制疊合梁殼,能有效減輕預制構件自重,提高核心區域整體性。
本發明為了實現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裝配式預制疊合梁殼,它包括混凝土層與混凝土層內部的鋼筋籠,鋼筋籠的下半部分埋在混凝土里,鋼筋籠的上半部分裸露在外,疊合梁殼的端部設有“U”型的現澆缺口。從而保證了梁柱節點區的現澆整體性。
進一步的,所述疊合梁殼兩端“U”型的凹槽口,在混凝土現澆時,結構柱的現澆混凝土流進疊合梁殼的“U”型的現澆缺口的凹槽中。
進一步的,所述鋼筋籠由多條橫向和豎向交錯排列的鋼筋組成。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1、本發明在一定程度減輕預制構件的自重;
2、本發明通過在梁柱核心區現澆來通過建筑物的整體性;
3、本發明通可減少人工作業,減少現場施工作業。
4、本發明通實現工廠化生產,方便快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立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主視角度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俯視角度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際使用拼接節點三維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1、2、3、4對本發明進行詳細描述:
一種裝配式預制疊合梁殼,它包括混凝土層1與混凝土層1內部的鋼筋籠2,鋼筋籠2的下半部分埋在混凝土1里,鋼筋籠2的上半部分裸露在外,疊合梁殼的端部設有“U”型的現澆缺口3。保證了梁柱節點區的現澆整體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萬保金,未經萬保金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7233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防治茶麗紋象甲的藥劑
- 下一篇:一種工業熱處理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