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計算波浪與不規則結構物相互作用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070890.1 | 申請日: | 2018-0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87965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06 |
| 發明(設計)人: | 李雪艷;王慶;謝天;朱小松;戰超;張金芝 | 申請(專利權)人: | 魯東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30/23 | 分類號: | G06F30/23;G06F111/10;G06F119/14 |
| 代理公司: | 煙臺雙聯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梁翠榮 |
| 地址: | 2640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計算 波浪 不規則 結構 相互作用 方法 | ||
1.一種計算波浪與不規則結構物相互作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a根據設計的數值水槽尺寸和不規則結構物所在位置,生成計算區域的網格;所述的網格由網格單元組成,包括空網格單元、內部流體網格單元和近壁區流體網格單元;
b對計算區域的流場,設置初始條件;所述的初始條件包括速度和壓強的初始值;初始條件指的是計算域內所有網格點上的速度均設置為零,全域的壓強值按靜水壓強分布設置;
c基于雷諾時均N-S方程組模擬粘性波動流體,利用湍流模型封閉N-S方程組,作為計算方法的控制方程;所述的雷諾時均N-S方程組包括動量方程和連續方程;
d利用有限差分法對控制方程進行離散;所述的有限差分法的差分網格采用交錯網格;
e設置計算區域的邊界條件,所述的邊界條件包括造波邊界條件、開邊界條件、數值水槽上下邊界條件;
f將設定速度和壓強的初始值代入動量方程,求出計算區域新時刻速度場的近似解;
g通過SIMPLE算法迭代調整壓力,使得內部流體網格單元滿足連續方程,自由表面單元滿足自由表面動力邊界條件,同時調整速度場;
所述的SIMPLE算法用于內部流體網格單元,迭代過程中的壓力修正,見方程30:
δp=-sβω 30
其中,s為上一時刻連續方程右邊的一個不為零的源項,迭代須進行到所有網格上的s不大于0.001為止;ω是為提高計算精度而在壓力修正項的右端引入的壓力松弛因子,取值1.7;β是與網格參數和時間步長有關的量,表達式見方程31:
其中
求解迭代過程中,流體單元采用的速度修正方程32如下:
h利用壁函數技術計算近壁區流體網格單元的紊動動能k和紊動耗散率ε;
i利用上一時刻的流體體積函數F值和已知的速度場,求出新時刻的F值,據此確定流體自由表面的位置;
j利用虛擬邊界力法模擬波浪與不規則結構物之間的相互作用;
所述的虛擬邊界力法,指的是無需布置物面邊界條件,通過一組離散的邊界力模擬波浪與不規則結構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具體是通過一個附件力項來反映;
水平方向虛擬邊界力的計算表達式,如方程35所示:
豎直方向虛擬邊界力的表達式,如方程36所示:
波浪在物理實際中與不規則結構物的作用力分布于其外表面,多數情況下不與離散網格單元重合;因此,計算虛擬邊界力需要用到的速度值,需利用鄰近結構物表面的網格單元的速度插值計算得到;以豎直方向為例,虛擬邊界力的計算式如方程37所示;若結構物邊界與網格單元邊界中心重合,可直接利用網格單元邊界中心點速度求虛擬邊界力,具體見方程38;同理,可推導出不同情況下水平方向虛擬邊界力的計算式;
其中,為網格中心點距離,為物面上的點距最近網格下邊界中心點距離,為物面上的點距最近網格上邊界中心點距離,vB為物面上B點處的豎直速度,D點的豎直速度vD由上一迭代步計算獲取;
k進行數值穩定條件和收斂條件的判斷,滿足條件則輸出壓力場和速度場的結果;
l重復上述e至k步驟,直至計算時間達到程序所設定的總時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魯東大學,未經魯東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70890.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