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千分級后噴涂系統(tǒng)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810069766.3 | 申請日: | 2018-0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77976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29 |
| 發(fā)明(設計)人: | 余婧妮;劉國虎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新科谷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N17/00 | 分類號: | A23N17/00;B05B13/02;G01G19/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眾達德權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劉杰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混合料 物料輸送設備 稱重設備 噴涂設備 混合料輸送設備 噴涂系統(tǒng) 輸送量 添加量 分級 輸出端連接 物料輸出端 技術效果 噴涂量 輸出端 輸入端 對向 監(jiān)測 | ||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千分級后噴涂系統(tǒng),包括:混合料輸送設備、物料輸送設備、稱重設備及噴涂設備;所述稱重設備設置在所述物料輸送設備的下方;所述噴涂設備的混合料輸入端與所述混合料輸送設備的混合料輸出端連接;所述噴涂設備的混合料輸出端對向所述物料輸送設備的物料輸出端。通過稱重設備監(jiān)測在物料輸送設備中的物料的重量,繼而得出物料的實時輸送量,從而可以根據(jù)物料的實時輸送量來調整混合料的實時噴涂量,由此解決了現(xiàn)有技術中混合料的添加量精度不高的技術問題,實現(xiàn)了提高了混合料的添加量精度的技術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噴涂系統(tǒng)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千分級后噴涂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目前,飼料制粒后噴添加技術已經(jīng)普遍運用在飼料生產(chǎn)線上,普遍添加的是酶制劑和動植物油脂。其中,制粒工藝之后的油脂添加量可達到8%,制粒工藝之后的酶制劑添加量可達到0.03%,前者是百分級,后者是萬分級。本專利中提到的多維體的添加量在0.2%-0.3%,因此稱其為千分級后噴涂系統(tǒng)。
千分級添加量的多維液體為粉末產(chǎn)品加水攪拌充分溶解后的一種含有少量不溶物的混合懸濁液。此液體的氧化時間短,對噴涂管道清洗和噴涂批次時間要求很高。目前,現(xiàn)有設備所存在的最主要的問題是混合料的添加量精度不高。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通過提供一種千分級后噴涂系統(tǒng),解決了現(xiàn)有技術中混合料的添加量精度不高的技術問題,實現(xiàn)了提高了混合料的添加量精度的技術效果。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千分級后噴涂系統(tǒng),包括:混合料輸送設備、物料輸送設備、稱重設備及噴涂設備;所述稱重設備設置在所述物料輸送設備的下方;所述噴涂設備的混合料輸入端與所述混合料輸送設備的混合料輸出端連接;所述噴涂設備的混合料輸出端對向所述物料輸送設備的物料輸出端。
進一步地,所述混合料輸送設備包括:第一攪拌桶、第二攪拌桶、第一稱重部件及第二稱重部件;所述第一攪拌桶的混合料輸出端與所述第二攪拌桶的混合料輸入端連接;所述第二攪拌桶的混合料輸出端與所述噴涂設備的混合料輸入端連接;所述第一稱重部件設置在所述第一攪拌桶的下方;所述第二稱重部件設置在所述第二攪拌桶的下方。
進一步地,所述混合料輸送設備還包括:過濾網(wǎng);所述過濾網(wǎng)設置在所述第一攪拌桶的混合料輸出端與所述第二攪拌桶的混合料輸入端之間。
進一步地,所述混合料輸送設備還包括:儲液罐、第一水管及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管的第一端與所述儲液罐的液體輸出端連通,所述第一水管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一攪拌桶的液體輸入端連通;所述第一水泵設置在所述第一水管上。
進一步地,所述混合料輸送設備還包括:第一閥門、第二閥門、第二水泵、第三閥門及第四閥門;所述第一閥門、所述第二水泵和所述第二閥門依次串聯(lián)設置在所述第二攪拌桶的混合料輸出端與所述噴涂設備的混合料輸入端之間;所述第三閥門連接在所述第一閥門和所述第二水泵之間;所述第三閥門還連接氣源;所述第四閥門連接在所述第二水泵和所述第二閥門之間。
進一步地,所述噴涂設備包括:可調噴霧噴嘴、第二水管、氣管及泄放閥;所述可調噴霧噴嘴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二水管連通;所述第二水管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二閥門連接;所述泄放閥設置在所述第二水管的第二端;所述可調噴霧噴嘴的第二端通過所述氣管與氣源連通。
進一步地,所述物料輸送設備包括:機架、料倉、閘門、皮帶、托輥、主動輪、從動輪及動力輸出設備;所述皮帶套設在所述從動輪、所述托輥和所述主動輪上;所述動力輸出設備的動力輸出軸與所述主動輪的轉軸連接;所述料倉設置在所述皮帶的上方;所述閘門設置在所述料倉的物料輸出口;所述噴涂設備的混合料輸出端對向所述皮帶的物料輸出端;所述稱重設備設置在所述皮帶的下方;所述托輥、所述主動輪、所述從動輪和所述動力輸出設備均設置在所述機架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新科谷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未經(jīng)武漢新科谷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6976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