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制造雙層套管的外部加壓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069584.6 | 申請日: | 2018-0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97392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18 |
| 發明(設計)人: | 孫全兆;楊國來;鄭建國;葛建立;王鋒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9C63/00 | 分類號: | B29C63/00;B29C63/34;B29L23/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學專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沉雁 |
| 地址: | 210094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雙層套管 外部加壓裝置 應變測試模塊 加壓裝置 密封結構 液壓回路 管內壁 中內層 制造 兩組 加壓 施加壓力 塑性變形 環形腔 內層管 內外層 外層管 管套 外筒 卸載 密封 監測 加工 | ||
1.一種用于制造雙層套管的外部加壓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壓裝置本體、兩組密封結構、液壓回路和應變測試模塊,所述加壓裝置本體包括外筒(4)、第一環形端蓋(2)、第一堵頭(1)、第二環形端蓋(10)和第二堵頭(11),所述外筒(4)內靠近端口的內壁上分別設有一圈環形凸起(13),待加工的內層管(6)設置在待加工的外層管(5)內,外層管(5)同軸嵌套在外筒(4)內,環形凸起(13)內壁與外層管(5)外壁之間設為緊密配合,兩者之間形成環形腔(8),第一堵頭(1)設置在外層管(5)一端并伸入外筒(4),通過第一環形端蓋(2)與外筒(4)的端部固連,第二堵頭(11)設置在外層管(5)的另一端并伸入外筒(4),通過第二環形端蓋(10)與外筒(4)的另一個端部固連;第一堵頭(1)、外筒(4)和外層管(5)之間設有一組密封結構,第二堵頭(11)、外筒(4)和外層管(5)之間設有另一組密封結構,液壓回路用于對外層管(5)外壁進行加壓,并在加壓完成后進行卸載,應變測試模塊用于監測加工過程中內層管(6)內壁的應變;
所述外筒(4)側壁上還設有液壓孔道(14),液壓孔道(14)設置于兩個環形凸起(13)之間,外筒(4)的外壁面上設置有液壓孔道凸臺(15),液壓回路的端口固定在液壓孔道凸臺(15)上,與液壓孔道(14)相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造雙層套管的外部加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壓回路包括四通管接頭(16)、三通管接頭(27)、單向閥(18)、溢流閥(28)、截止閥(20)、壓力泵(19)、液箱(21)和壓力計(17);所述壓力泵(19)一端與液箱(21)相連,另一端與單向閥(18)一端相連,所述單向閥(18)另一端經四通管接頭(16)與液壓孔道(14)相連,所述溢流閥(28)一端與液箱(21)相連,另一端與三通管接頭(27)相連,所述三通管接頭(27)與四通管接頭(16)相連,所述截止閥(20)一端與液箱(21)相連,另一端與三通管接頭(27)相連,所述壓力計(17)與四通管接頭(16)相連。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造雙層套管的外部加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堵頭(1)伸入外筒(4)的部分為環形柱段,環形柱段的端面采用凸出的V型斜面,環形柱段內壁與外層管(5)外壁之間采用間隙配合,環形柱段外壁與外筒(4)內壁之間采用間隙配合,凸出的V型斜面將密封結構抵在環形凸起(13)上,實現密封。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造雙層套管的外部加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堵頭(11)伸入外筒(4)的部分為環形柱段(9),環形柱段(9)的端面采用凸出的V型斜面,環形柱段(9)內壁與外層管(5)外壁之間采用間隙配合,環形柱段外壁與外筒(4)內壁之間采用間隙配合,凸出的V型斜面將密封結構抵在環形凸起(13)上,實現密封,第二堵頭(11)中心設有通孔(12)。
5.根據權利要求1、3或4所述的用于制造雙層套管的外部加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結構包括依次設置的L形聚四氟乙烯擋圈(23)、O形密封圈(26)、聚四氟乙烯環(25)和梯形聚四氟乙烯環(24),所述聚四氟乙烯環(25)的橫截面為矩形,自內壁向外壁切去一個直角梯形,V型斜面的一個斜面與聚四氟乙烯環(25)的斜面緊密配合,梯形聚四氟乙烯環(24)設置在V型斜面的另一個斜面與聚四氟乙烯環(25)之間,L形聚四氟乙烯擋圈(23)一側緊貼環形凸起(13),O形密封圈(26)位于L形聚四氟乙烯擋圈(23)、聚四氟乙烯環(25)和外筒(4)內壁之間。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造雙層套管的外部加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應變測試模塊包括應變測試儀(22)和若干組應變片,所述若干組應變片間隔粘貼在內層管(6)內壁上,同一組的若干個應變片(7)沿內層管(6)的周向分布,所述應變片(7)通過導線經通孔(12)連接到應變測試儀(22)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理工大學,未經南京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69584.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貼膜機
- 下一篇:一種3D玻璃無基材裝飾膜產品的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