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安全標識視覺傳達效果量化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068695.5 | 申請日: | 2018-0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04066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20 |
| 發明(設計)人: | 陳述;梁霄;蒙錦濤;朱煒;申浩播;鄭霞忠;晉良海;汪飛;郭雅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三峽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3/01 | 分類號: | G06F3/01;G06K9/00 |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峽專利事務所 42103 | 代理人: | 李登橋 |
| 地址: | 443002***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安全標識 視覺傳達 量化 安全事故 次數矩陣 顯著性 眼動儀 注視點 眼動 注視 概率 觀察 應用 訪問 | ||
1.安全標識視覺傳達效果量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利用眼動儀收集被試觀察人員的眼動行為數據;
步驟二:篩選眼動行為數據;
步驟三:收集相對訪問時間T、相對注視次數K和相對瞳孔直徑E的眼動行為指標;
步驟四:利用層次分析法確定眼動行為指標:相對訪問時間、相對注視次數和相對瞳孔直徑,每一項的權重;
步驟五:確定安全標識視覺傳達效果量化表達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標識視覺傳達效果量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一具體過程如下:利用Tobii Glass眼動儀收集被試觀察人員的眼動行為數據,包括安全標識面積、注視時間、注視點、注視次數、左眼瞳孔直徑、右眼瞳孔直徑和眼動事件持續時間。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標識視覺傳達效果量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二具體過程如下:根據Tobii Glass眼動儀的眼動速度識別基準值算法,保留測試人員觀察的安全標識區域內移動速度變化值低于35°/s和持續注視時間超過50ms的注視點,剔除持續注視時間低于50ms的注視點,并利用TobiiGlass眼動儀處理眼動行為數據中與觀察者瞳孔信息相匹配的注視點。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標識視覺傳達效果量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三中相對訪問時間的具體過程如下:
觀察人員對安全標識區域a的相對訪問時間:
其中,t為觀察人員對安全標識區域a訪問時間,Sa為安全標識觀察區域a的面積,t'為實驗區域的單位面積訪問時間之和;
其中,n為實驗總區域數;
所述觀察人員對安全標識區域a的相對注視次數:
其中,k為觀察人員對安全標識區域a的注視次數,Sa為安全標識區域a的面積,k'為實驗區域的單位面積注視次數之和:
所述觀察人員對安全標識區域a的相對瞳孔直徑:
其中,e為觀察人員對安全標識區域a的平均瞳孔直徑,e'為觀察人員對實驗區域的總的平均瞳孔直徑。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標識視覺傳達效果量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四中的權重計算具體過程如下:
將實驗收集的安全標識的相對訪問時間、相對注視次數、相對瞳孔直徑構成n×3的矩陣:
再對矩陣A做如下處理:
第一步:對矩陣A進行標準化處理;
第二步:將矩陣A的每一行歸一化處理得到矩陣B;
第三步:求矩陣B的每一列的平均值,得到一個1×3的矩陣C;
第四步:矩陣C的三個指標就是三項指標權重C=(0.51020.34990.1399)。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標識視覺傳達效果量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5中安全標識視覺傳達效果量化表達式:
F=0.5102×T+0.3499×K+0.1399×E (7)
其中,T為相對訪問時間,K為相對注視次數,E為相對瞳孔直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三峽大學,未經三峽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68695.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