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汽車座椅頭枕的成型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068610.3 | 申請日: | 2018-0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74678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08 |
| 發明(設計)人: | 莊慧 | 申請(專利權)人: | 鹽城申呈汽車配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4/18 | 分類號: | B29C44/18;B29C44/12;B29C44/34;B29L31/30 |
| 代理公司: | 南京新慧恒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424 | 代理人: | 謝雋雯 |
| 地址: | 224051 江蘇省鹽城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車座椅 成型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汽車座椅頭枕的成型方法,將面料、海綿、薄膜、海綿按由外至內的順序復合粘接在一起,經過裁剪、縫制等工藝,得到面套,再將頭枕支撐架放入縫制好的面套內并放置于模具中,通過面套底端的圓孔進行注料,得到頭枕成品。通過在面料復合過程中粘接有外層海綿,可使在生產中產生的空氣全部由外層海綿吸收,可以抑制產品成型不良,從而提高產品合格率;通過階段式緩慢升溫可提高發泡原料的發泡倍率;通過面套底端的圓孔進行注料,可實現迅速發泡成型,提高了生產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配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汽車座椅頭枕的成型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常用的一體注料工藝主要是由面料+海綿+薄膜通過火焰復合或膠水復合后,經過裁剪和縫制等工藝,得到想要的造型,再經過發泡機進行注料工序,使得在造型內部得到填充。這種工藝操作簡便,但是存在成本高、成型不良多的問題,這主要是在注料過程發泡產生的氣泡無法排除,容易產生產品凹陷的問題,從而導致產品廢棄。
汽車座椅頭枕的普遍制作方法是將頭枕支撐架放置在已經加熱好的模具中,通過聚氨酯設備注料成型,再對發泡海綿進行打磨修邊,最后進行組裝(將發泡成型好的頭枕套進縫制好的面套中)、整形、熨燙后入庫。首先制作該模具需要在模具內放置水管用來加熱模具,氣管用來排出發泡成型時產生的氣體,其次在生產過程中需要對模具進行加熱,然后需要在模具內腔刷脫膜劑防止成型后的海綿粘在模具上,成型好的頭枕海棉普遍存在瑕疵,如毛邊、氣泡等,需要進行修邊打磨和修補氣泡產生的漏洞,組裝后還需要整形和熨燙,工序繁瑣工程量比較大,浪費資源,發泡成型時間長約5分鐘導致產能低,生產成本負擔比較重,鑒于此,有必要對傳統的汽車座椅頭枕的成型方法做出改進。
發明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抑制產品成型不良,從而提高產品合格率,并實現迅速發泡成型,提高生產效率的汽車座椅頭枕的成型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本發明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汽車座椅頭枕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藝步驟:
S1、覆膜:在基層海綿上粘接一層薄膜,得到第一復合體;在第一復合體的薄膜上再粘接外層海綿,得到第二復合體;將第二復合體的基層海綿與面料之間復合粘接在一起,得到復合面料成品;
S2、裁剪:將復合面料成品置于裁剪機上,將其裁剪成相應的產品形狀,得到面料裁剪品;
S3、縫制:對面料裁剪品進行縫制,得到面套,將頭枕支撐架放入縫制好的面套內,并在面套的裁剪物底端設置一個圓孔;
S4、發泡:將發泡原料加入至發泡機中進行發泡,將發泡機溫度調至110~130℃,保持溫度發泡2~3min;將發泡機溫度緩慢調至135~145℃,保持溫度發泡3~4min;將發泡機溫度緩慢調至150~155℃,保持溫度發泡5~6min,得到發泡液;
S5、成型:將放有頭枕支撐架的面套放入模具中,并將注料導管插入面套的圓孔中,開啟注料設備,將發泡液通過注料導管注射至模具內的面套中進行注料,成型后取出得到頭枕成品。
優選地,前述步驟S1之前還設有步驟S0、準備面料:在面料的任意位置上縫制或刺繡圖案、文字或商標。
再優選地,前述步驟S1中,基層海綿和薄膜之間、薄膜與外層海綿之間和基層海綿與面料之間均通過火焰復合或膠水復合粘接在一起。
更優選地,前述步驟S1中,薄膜由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防水透氣性好。
進一步優選地,前述步驟S1中,基層海綿和外層海綿均由發泡海綿材料制成,具有優良的柔軟性、彈性和耐水性。
具體地,前述步驟S5中,發泡原料由聚氨酯材料制成。
優選地,前述步驟S5中,面套底端圓孔的直徑與注料導管的直徑相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鹽城申呈汽車配件有限公司,未經鹽城申呈汽車配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6861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