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鋼框架梁的石膏基自流平砂漿組合樓蓋體系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068489.4 | 申請日: | 2018-0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7451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07 |
| 發明(設計)人: | 管宇;姚欣梅;鄒昱瑄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安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4B5/29 | 分類號: | E04B5/29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權 |
| 地址: | 710064 陜西***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熱軋 矩形框架結構 冷彎薄壁型鋼 自流平砂漿 石膏基 鋼框架梁 壓型鋼板 組合樓蓋 腹板 抗震性能 樓蓋體系 覆蓋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鋼框架梁的石膏基自流平砂漿組合樓蓋體系,四個熱軋H型鋼梁圍成矩形框架結構,第五熱軋H型鋼梁位于所述矩形框架結構內,且第五熱軋H型鋼梁的一端與第一熱軋H型鋼梁的腹板相連接,第五熱軋H型鋼梁的另一端與第三熱軋H型鋼梁的腹板相連接,各第一C形冷彎薄壁型鋼的兩端分別與第五熱軋H型鋼梁及第二熱軋H型鋼梁相連接;第六熱軋H型鋼梁的兩端、第七熱軋H型鋼梁的兩端、各第二C形冷彎薄壁型鋼的兩端及各第三C形冷彎薄壁型鋼的兩端均分別與第五熱軋H型鋼梁及第四熱軋H型鋼梁相連接,壓型鋼板覆蓋并固定于所述矩形框架結構上,壓型鋼板上覆蓋有石膏基自流平砂漿層,該樓蓋體系的自重較輕,抗震性能優良。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多高層鋼結構體系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基于鋼框架梁的石膏基自流平砂漿組合樓蓋體系。
背景技術
鋼結構具有加工安裝方便,施工周期短、裝配化程度高、鋼材可以回收利用、經濟效益良好等特點,逐漸成為砌體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住宅的一種替代品,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而冷彎薄壁型鋼樓蓋因其自重輕、抗側性能良好、施工簡便,在多層冷彎薄壁型鋼住宅中得到廣泛應用。石膏基自流平砂漿樓板相比于OSB樓板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相比于鋼筋混凝土樓板具有輕質的特點。而在多高層鋼結構體系中,結構本身自重是影響結構抗震性能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設計出一種樓蓋,該樓蓋的自重較輕,并且抗震性能優良。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了一種基于鋼框架梁的石膏基自流平砂漿組合樓蓋體系,該樓蓋體系的自重較輕,抗震性能優良。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所述的基于鋼框架梁的石膏基自流平砂漿組合樓蓋體系包括第一熱軋H型鋼梁、第二熱軋H型鋼梁、第三熱軋H型鋼梁、第四熱軋H型鋼梁、第五熱軋H型鋼梁、第六熱軋H型鋼梁、第七熱軋H型鋼梁、壓型鋼板、若干第一C形冷彎薄壁型鋼、若干第二C形冷彎薄壁型鋼及若干第三C形冷彎薄壁型鋼;
第一熱軋H型鋼梁、第二熱軋H型鋼梁、第三熱軋H型鋼梁及第四熱軋H型鋼梁依次固定連接并圍成矩形框架結構,第五熱軋H型鋼梁位于所述矩形框架結構內,且第五熱軋H型鋼梁的一端與第一熱軋H型鋼梁的腹板相連接,第五熱軋H型鋼梁的另一端與第三熱軋H型鋼梁的腹板相連接,各第一C形冷彎薄壁型鋼的兩端分別與第五熱軋H型鋼梁及第二熱軋H型鋼梁相連接;第六熱軋H型鋼梁的兩端、第七熱軋H型鋼梁的兩端、各第二C形冷彎薄壁型鋼的兩端及各第三C形冷彎薄壁型鋼的兩端均分別與第五熱軋H型鋼梁及第四熱軋H型鋼梁相連接,且各第二C形冷彎薄壁型鋼位于第六熱軋H型鋼梁與第一熱軋H型鋼梁之間,各第三C形冷彎薄壁型鋼位于第七熱軋H型鋼梁與第三熱軋H型鋼梁之間,壓型鋼板覆蓋并固定于所述矩形框架結構上,壓型鋼板上覆蓋有石膏基自流平砂漿層。
各第一C形冷彎薄壁型鋼的一端與第二熱軋H型鋼梁的腹板相連接,各第一C形冷彎薄壁型鋼的另一端與第五熱軋H型鋼梁的腹板相連接,各第二C形冷彎薄壁型鋼的一端與第五熱軋H型鋼梁的腹板相連接,各第二C形冷彎薄壁型鋼的另一端與第四熱軋H型鋼梁的腹板相連接,各第三C形冷彎薄壁型鋼的一端與第五熱軋H型鋼梁的腹板相連接,各第三C形冷彎薄壁型鋼的另一端與第四熱軋H型鋼梁的腹板相連接。
各第一C形冷彎薄壁型鋼之間平行分布,各第二C形冷彎薄壁型鋼之間平行分布,各第三C形冷彎薄壁型鋼之間平行分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安大學,未經長安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6848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