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馬達及其散熱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065346.8 | 申請日: | 2018-0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071585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9 |
| 發明(設計)人: | 邢雷鍾;陳顯任 | 申請(專利權)人: | 臺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K1/20 | 分類號: | H02K1/20;H02K5/20;H02K9/04 |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聶慧荃;鄭特強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馬達 及其 散熱 裝置 | ||
本發明提供一種馬達,其包括定子、轉子、多個散熱器及散熱裝置。定子具有殼體部,殼體部具有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及多個側壁,而每一散熱器分別設置于殼體部的不同側壁;散熱裝置包括導風罩及多個第一風扇,導風罩由馬達的底部套設于馬達,且導風罩具有導風主板及多個導風側板,每一導風側板是分別由導風主板的不同側邊往同一方向垂直延伸,且每一導風側板是與多個散熱器之一對應設置以及至少一導風側板上具有至少一孔洞,孔洞的數量與第一風扇的數量相同,第一風扇一對一地容設于相對應的孔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馬達,尤其涉及一種以硅鋼片沖壓形成馬達外殼與定子的一體化結構以大幅提升散熱效果的馬達及其散熱裝置。
背景技術
馬達運用于工業中,大量地被應用為驅動源。隨著科技的發展,馬達的散熱問題日益重要,特別是在許多設備需求為減少占用空間的方向上,改進散熱問題遂成為產業重點之一。
一般而言,馬達的熱傳導路徑可參考圖1,其中圖1為現有馬達一視角的截面示意圖。如圖1所示,現有馬達1的熱傳導路徑由內而外為:由線圈11傳遞至定子12,再由定子12傳遞至馬達外殼13,再配合風扇吹風將熱帶離系統。其中,由于馬達各部件之間皆存在接觸面,故伴隨接觸熱阻,其阻礙熱傳導至外殼的效率,使得內部線圈溫度無法有效降低,進而影響整體馬達效率。
在一些應用情境中,現有馬達配合風扇將熱帶離系統的示意圖可參考圖2并配合圖1,其中圖2為現有馬達另一視角的截面示意圖。如圖1及圖2所示,現有馬達1的散熱設計上通常是于現有馬達1后方裝設風罩21及風扇22,對馬達外殼13進行吹或吸風,以期能將熱帶離系統,然此種方式不僅散熱效果不佳,更因風罩21及風扇22大量占用現有馬達1后方空間,使得馬達整體體積增加,卻未伴隨散熱效率的提升。
故此,如何發展一種可減少接觸熱阻、有效提升風扇使用效率并縮減風扇安裝空間的馬達及其適用的散熱裝置,實為目前尚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為提供一種馬達及其散熱裝置,以解決并改善前述現有技術的至少一個問題與缺點。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為提供一種馬達及其散熱裝置,通過馬達無外加式外殼的設計,線圈產生的熱可直接傳遞至定子并由鏤空區域散去,不僅不存在現有馬達常見的馬達外殼與定子間的接觸熱阻,有效提升熱傳效率,同時還降低材料成本。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為提供一種馬達及其散熱裝置,通過散熱裝置的引入,設置于導風主板的主風扇可直接對鏤空區域進行散熱,且設置于導風側板的側風扇亦可直接對定子的側壁進行散熱。此外,由于結構使主風扇以及側風扇散熱的風路彼此獨立且隔離,可避免風路相會造成的能量損失,并進一步地提升風扇使用效率,增加馬達整體散熱面積。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的一較佳實施方式為提供一種馬達,其包括一定子、一轉子、多個散熱器及一散熱裝置。定子具有一中空部、一線圈部及一殼體部,其中殼體部具有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及多個側壁,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分別為定子的前、后表面;中空部貫穿殼體部而位于殼體部的中央,線圈部環設于中空部內及殼體部內側之間,且與殼體部直接接觸,而每一散熱器分別設置于殼體部的不同側壁;轉子具有一轉軸,設置于中空部內;散熱裝置包括導風罩及多個第一風扇,導風罩是由馬達的底部套設于馬達,導風罩具有導風主板及多個導風側板,導風主板鄰設于第二表面,每一導風側板分別由導風主板的不同側邊往同一方向垂直延伸,且每一導風側板與多個散熱器之一對應設置以及至少一導風側板上具有至少一孔洞,孔洞的數量與第一風扇的數量相同,第一風扇一對一地容設于相對應的孔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臺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臺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6534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