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雙色配線標示用料制作系統與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064455.8 | 申請日: | 2018-0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8789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01 |
| 發明(設計)人: | 巫協森 | 申請(專利權)人: | 巫協森 |
| 主分類號: | G06F16/24 | 分類號: | G06F16/24;G06F3/12;B41J3/407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元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98 | 代理人: | 余光軍 |
| 地址: | 中國臺灣桃園***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雙色配線 標示 用料 制作 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雙色配線標示用料制作系統和方法,屬于電子信息產品應用的結構和方法的技術領域;系將配線標示用料采雙色前后標示方案,讓配線用料準備及加工與施工作業自動導引信息與線號信息明顯分開,工程人員通過顏色的判別,讀取作業信息。并將標示顏色分成兩面打印,讓工程人員查看時,只有單面信息,能明確導引施作及查核作業,更可通過事先備料方案,改善施作效率,免除余料,能建立全方位自動導引配線施作清潔作業方法。為讓配線標示用料功能化、明確化,特別建立雙色配線標示用料系統及方法,改善現有作業盲點提升配線作業施作效益。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雙色配線標示用料制作系統與方法,屬于電子信息產品應用的結構和方法的技術領域,具體說系與配線標示用料生產技術相關,如何提高配線標示用料信息識別度?如何與生產計劃、用料準備及加工、生產信息及管控信息相結合?具有施作導引功能及線路查核功能指引用料準備及加工與配線作業優勢,能輕易推動配線工程運用。
背景技術
現有配線標示用料設備為中空套管線號印字機及線號標簽印字機,均采用色帶熱轉印方案。制作的配線標示用料有中空線號套及黏貼標簽(如圖5所示)。其打印速度慢,且僅有單一顏色,多半僅運用在線號標示方案。該標示用料不具備自動導引功能,造成配線施作,僅能由專業施作人員進行看圖施作,查看施作點,取線號套管標示,進行剝線、取端子壓接,再拿起子接線看圖,尋找一個連接位置,測量、裁切、取線號套管標示,進行剝線、取端子壓接,再拿起子壓接,才完成一條配線。中間經依工程師專業布局路徑及施作順序費時費力。其經驗及數據無法被復制運用,更有施作用料管控的難題。本人曾提出發明專利ZL2007 10 118785.2的電線電纜用標示方法及其結構一文,文中提出在原有線號標示增加了連接組件代碼及連接腳位,組合成自動導引施作標示內容。施作人員能依自動導引標示信息,快速進行配線作業,將線接到正確組件腳位置上,實現用料導引施作,不需查看電路圖會意施作。通過這種標示導引功能將配線連接位置固定下來,形成用料唯一性。通過備料,即能實現專料專用導引作業,解決配線施作。為解決因人而異看圖判斷會意產生執行方案差異及用料管控作業盲點,讓配線作業形成點對點連接,相對配線施作人員訓練也變成單純化,且能提高施作效率。
如依上述作業增加標示信息內容,在固定的空間位置相對標示信息字體相對縮小很多,增加信息相對增加施作查看盲點,造成施作與測試查核人員的負擔。以英文及數字代碼編排,容易產生誤判,造成施作上盲點,不易被業界所接受。因而不得不改標示作業方法,提升標示信息識別正確性,強化配線作業施作與查核的可靠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雙色配線標示用料制作系統與方法;以實現大大提升標示信息的識別度,提升配線判斷標示信息準確性,提高施作效率,節能環保的目的。
為達到本發明目的采用的技術方案和方法是:
一種雙色配線標示用料制作系統,系由標示用料雙色打印控制裝置、配線標示材料輸送與卷取裝置、標示用料輸送信號產生器、標示用料雙色打印裝置等結合所組成;運用標示用料雙色打印控制裝置,讀取配線施作項目客制化的生產數據庫中的配線標示用料制作信息,取得標示用料生產標示信息的內容,進一步利用配線標示材料輸送與卷取裝置,將標示材料輸送到雙色打印裝置前,并運用標示用料輸送信號產生器,取得標示用料輸送時產生位置信號,傳送到標示用料雙色打印裝置,依輸送位置進行標示信息內容打印;形成將配線標示信息打印在標示材料表面上,產出客制化施作項目的連續性完整需求雙色配線標示用料,提供配線用料準備及加工與施工作業運用的結構。
該標示用料雙色打印控制裝置,系由標示用料信息云端工作站與雙色打印控制中心所組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巫協森,未經巫協森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6445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