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磁性多功能光催化劑納米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063166.6 | 申請日: | 2018-0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95880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31 |
| 發明(設計)人: | 陳彰旭;朱丹琛;黃曉丹;葉晨光;陳琳 | 申請(專利權)人: | 莆田學院 |
| 主分類號: | B01J27/24 | 分類號: | B01J27/24;C09K11/85;C02F1/30;C02F101/34;C02F101/38 |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 地址: | 351100 福建省***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磁性 多功能 光催化劑 納米 復合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磁性多功能光催化劑納米復合材料(Fe3O4/β?NaYF4:Yb3+,Tm3+/g?C3N4)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將g?C3N4、亞鐵鹽、稀土氯化物和NH4F溶于乙醇和油酸體系中,采用溶劑熱法一鍋法合成磁性多功能光催化劑納米復合材料Fe3O4/β?NaYF4:Yb3+,Tm3+/g?C3N4;使得g?C3N4能夠吸收稀土通過上行轉換發出的可見光和近紅外光,從而實現對近紅外光的響應。此外,賦予上轉換材料磁性,可以實現磁性分離和循環使用,有望在近紅外光光催化、光動力學治療、環境治理、生物醫學等領域得到廣闊的應用,進而降低處理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光催化功能材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磁性多功能光催化劑納米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該復合材料在環境和能源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背景技術
從1972年Fujishima等人發現半導體材料的光催化效應以來,半導體光催化劑技術得到充分的發展。主要集中在常見的半導體光催化劑有g-C3N4、TiO2、ZnO、CdS、CdSe、CdTe和Bi2WO6等研究。然而,隨著地球能源的枯竭,傳統半導體材料所需材料逐漸向可再生元素利用方向轉型,其中g-C3N4由于其組成元素的環保、廉價、可再生等優點備受人們青睞。由于g-C3N4具有可見光響應(Eg=2.7 eV),利用太陽能的潛力明顯強于TiO2。因而,充分研究和運用g-C3N4的可見光催化性能可成為解決實際環境污染治理和太陽光能利用等人類生存問題的重要途徑。從2009年福州大學王心晨教授利用單氰胺熱解制備g-C3N4起,國內外科學界掀起了對g-C3N4光催化活性的探索的浪潮,并為g-C3N4的光催化研究做出卓越貢獻。
為了提高g-C3N4對太陽光能量的利用率,研究者還將g-C3N4制備成g-C3N4納米薄膜、g-C3N4納米片等納米材料,或將其改性成納米復合材料與摻雜納米復合材料等。這些復合材料將在近紅外光光催化、光動力學治療、環境治理、生物醫學、綠色能源技術等領域拓展其應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磁性多功能光催化劑納米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制得的磁性近紅外光復合催化劑可提高太陽光能利用率、可磁性分離循環使用,并將其應用于近紅外光光催化和環境治理等領域;也可望將在光動力學治療、生物醫學、綠色能源技術等領域拓展其應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莆田學院,未經莆田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6316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