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抗病高產的金盞菊栽培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062312.3 | 申請日: | 2018-0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3590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03 |
| 發明(設計)人: | 張力 | 申請(專利權)人: | 合肥雪立歆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22/60 | 分類號: | A01G22/60;A01C1/00;C05G3/00;C05F15/00;A01N65/42;A01N63/00;A01P3/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道正企智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30 | 代理人: | 張浩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經濟技術***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金盞菊 栽培 抗病 營養液 高產 苗床 育苗 抗病性 陰涼 抗逆性 選種 色素 床溫 排種 去除 置放 病蟲害 配制 備用 通風 農歷 溫室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抗病高產的金盞菊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選種:選擇色素高、抗病性好和干率高的品種,去除雜質和灰塵,將種子放在干燥、通風、陰涼的地方,置放時間10?12小時以上備用;步驟二、配制營養液,步驟三、育苗:每年農歷3月下旬在溫室苗床上排種育苗,其苗床寬1.3?1.4m、深25?35cm、床溫20?30℃,將每畝按照1000?1200kg步驟二中制得的營養液。本發明的一種抗病高產的金盞菊栽培方法,該栽培方法金盞菊產量高、抗逆性強、病蟲害率低、綠色無害,具有較高的使用價值和良好的應用前景。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花卉種植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抗病高產的金盞菊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金盞菊又名金盞花,適用于中心廣場、花壇、花帶布置,也可以作為草坪的鑲邊花卉或盆栽觀賞,金盞菊的抗二氧化硫很強,對氰化物及硫化氫也有一定的抗性,為優良的抗污花卉,也是春季花壇的主要材料,可做切花及盆栽;金盞菊富含多種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A和維生素C,幾乎各部分都可以食用,其花瓣具有美容功能,花富含類胡蘿卜素、番茄烴、玉紅黃質、揮發油、蘋果酸等,種子含有甘油醇、蠟醇和生物堿,加入洗發精中可以使頭發顏色變淡,此外,花、葉也有消炎、抗菌作用,特別是對葡萄球菌、鏈球菌效果較好,其抗菌成分溶于醇而不溶于水,在堿性環境下效果更好,因此,金盞菊極具觀賞價值和藥用價值。
金盞菊在早春花期容易造成紅蜘蛛和蚜蟲危害,同時,常發生枯萎病和霜霉病等危害,嚴重影響生長,降低了金盞菊的產量,現有技術中,在栽培過程中使用一些氧化樂果、萎誘靈、代森鋅等化學試劑,金盞菊作為藥材時,對人體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威脅,同時,也影響到金盞菊本身的藥性,降低了金盞菊的商業價值。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抗病高產的金盞菊栽培方法,該栽培方法金盞菊產量高、抗逆性強、病蟲害率低、綠色無害,同時,經濟效益好,具有較高的使用價值和良好的應用前景。
本發明解決技術問題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抗病高產的金盞菊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選種:選擇色素高、抗病性好和干率高的品種,去除雜質和灰塵,將種子放在干燥、通風、陰涼的地方,置放時間10-12小時以上備用;
步驟二、配制營養液:按照重量份將生物有機肥12-14份、萘乙酸4-6份、吲哚丁酸5-7份、硝酸鉀3-4份、鐵源3-5份、鋅源4-6份、有機硒2-3份、谷氨酸1-2份、甘氨酸1-2份、亮氨酸1-2份、續斷3-5份、金銀花2-4份、木槿皮3-5份、百部4-6份、維生素C1-3份、螯合鐵1-2份依次加入高速粉碎機中粉碎,再加入高速攪拌機中,在攪拌轉速為500-600r/min、溫度為30-40℃下攪拌3-4小時即可;
步驟三、種子催芽:將步驟一選好的種子,置于陽光下曝曬24-36小時,曝曬過程中每隔1-2小時翻動一次,使種子干燥度一致,將曬好的種子在溫度為4-6℃冷水中浸泡8-10小時,將浸泡后種子用0.5%的高錳酸鉀浸泡3-5小時,種子取出,均勻噴灑步驟二中配置的營養液,置于溫度為20-24℃恒溫箱中催芽22-24小時,取出,備用;
步驟四、育苗:每年農歷3月下旬在溫室苗床上排種育苗,其苗床寬1.3-1.4m、深25-35cm、床溫20-30℃,將每畝按照1000-1200kg步驟二中制得的營養液,均勻撒在苗床中,再將按照每畝1.6-1.65公斤步驟三浸泡后的金盞菊種子,播散種子,在將步驟二中的生物有機肥按照每畝900-1000kg均勻蓋在金盞菊種子上面,再上覆1-2cm細土,然后覆蓋地膜,四周用細土壓實;
步驟五、苗期管理:出苗后苗床溫度控制在15-25℃,膜內溫度超過25℃,及時通風散熱,根據苗情適時追步驟二中的生物有機肥,當苗高1-5cm時,進行第一次追肥,當苗高16-20cm是,進行第二次追肥,每次追肥后澆水一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合肥雪立歆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合肥雪立歆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6231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