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防偽元件及其制造方法和安全票證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061827.1 | 申請日: | 2018-0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39893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21 |
| 發明(設計)人: | 張若晨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若晨 |
| 主分類號: | D21H21/44 | 分類號: | D21H21/44 |
| 代理公司: | 山東誠杰律師事務所 37265 | 代理人: | 王志強;孫廷方 |
| 地址: | 276000 山東省臨***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承載層 防偽元件 微透鏡層 圓錐體 光變油墨層 微透鏡陣列 磁性編碼 下表面 票證 凹凸微結構 聚合物材料 截面形狀 排列方向 上表面 微透鏡 位置處 套準 斜邊 平行 制造 安全 | ||
1.一種防偽元件,所述防偽元件包括承載層(1)、磁性光變油墨層(2)和微透鏡層(3),由聚合物材料構成的所述承載層(1)包括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磁性光變油墨層(2)設在所述承載層(1)上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光變油墨層(2)包括按照預定順序排列且相互之間間隔第一間隙的磁性編碼(4),每個所述磁性編碼(4)在平行于承載層方向上的截面形狀至少包括沿排列方向傾斜的斜邊(5),所述斜邊(5)的傾斜角度處于20-80度,每個所述磁性編碼(4)在垂直于承載層方向上壓印形成齒狀衍射結構,所述齒狀衍射結構包括多個具有第一傾斜角度的第一齒(6)和多個具有第二傾斜角度的第二齒(15),第一齒(6)的傾斜表面上沉積金屬化層(7),電介質層(8)氣相沉積在所述金屬化層(7)上,透明涂層(9)按照第二間隙地間隔布置在所述電介質層(8)上,油墨標記層(10)布置在第二間隙,液晶取向層(11)覆蓋在所述透明涂層(9)和油墨標記層(10)上,所述第二齒(15)上設有亞波長光柵浮雕結構(16),所述亞波長光柵浮雕結構周期為280nm至320nm且具有與所述齒狀衍射結構相反的周期方向,所述亞波長光柵浮雕結構(16)上涂覆具有法布里-珀羅諧振腔的反射層(12),所述第一間隙中設有光學可變的凹凸微結構(13),凹凸微結構(13)的深度處于0.6-0.7微米之間,微透鏡層(3)設在所述承載層(1)下表面的對應第一間隙的位置處,微透鏡層(3)包括套準所述凹凸微結構(13)的圓錐體微透鏡陣列(14),所述圓錐體微透鏡陣列(14)的圓錐體微透鏡直徑為20μm到30μm。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偽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載層(1)由聚氯乙烯、聚碳酸酯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構成的厚度為10至15微米的柔性透明層。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偽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光變油墨層(2)含有第一磁性粒子和第二磁性粒子,其中,第一磁性粒子的矯頑力大于第二磁性粒子的矯頑力,第一磁性粒子的剩磁值等于第二磁性粒子的剩磁值,第一磁性粒子和第二磁性粒子的配比為5:2。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偽元件,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磁性編碼(4)在平行于承載層方向上的截面形狀為若干個三角形和若干個正方形的組合,所述斜邊(5)的傾斜角度分別為30度、45度和60度。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偽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傾斜角度的范圍為30-60度,所述第二傾斜角度和第一傾斜角度相反,所述第二齒(15)、亞波長光柵浮雕結構(16)和具有法布里-珀羅諧振腔的反射層(12)形成干涉和衍射共同效應。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偽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化層(7)為氣化滲鍍的銅合金層且厚度為20納米-40納米,所述電介質層(8)為氣相沉積的ZnSe層且厚度為30納米-60納米,透明涂層(9)為聚合物涂層且厚度為50-80納米,油墨標記層(10)為UV固化油墨層且厚度小于所述透明涂層(9)的厚度,液晶取向層(11)包括偏移紅色的厚度為30-50納米的第一向列型液晶取向層和偏移藍色的厚度為30-50納米的第二向列型液晶取向層。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防偽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光變油墨層(2)經過矯頑力大于第一磁性粒子的矯頑力的第一磁場,然后經過矯頑力小于第二磁性粒子的矯頑力的第二磁場,第二磁場的磁場方向與第一磁場的磁性方向相反,最后經過UV固化裝置。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偽元件,其特征在于:所有的所述磁性編碼(4)形成第一圖案,所有的第一齒(6)形成第二圖案,所有的油墨標記層(10)形成相應于第二圖案的第三圖案,所有的第二齒(15)形成第四圖案,所有的凹凸微結構(13)形成第五圖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若晨,未經張若晨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61827.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烷基烯酮二聚體的生產裝置
- 下一篇:均溫擠壓成型系統及其均溫滾輪結構





